1、只考慮日糧過瘤胃蛋白質含量或數量,忽視蛋白質在小腸中吸收數量和吸收后各種氨基酸的平衡。這是對在奶牛日糧中采用過瘤胃蛋白質營養需要的完全誤解,沒有考慮日糧過瘤胃氨基酸的平衡性,致使小腸吸收的氨基酸不能被奶牛機體有效利用,最后生成尿素,而不是牛奶蛋白質。
2、提高過瘤胃蛋白質數量,則降低瘤胃微生物合成數量。如果在日糧中加入足夠的易降解碳水化合物,滿足瘤胃微生物合成需要,奶牛小腸就可以吸收最大數量的日糧過瘤胃蛋白質和瘤胃微生物。
3、通過動員奶牛體組織蛋白質來維持奶牛產奶量。體組織蛋白質來源于小腸吸收的日糧氨基酸在體組織的沉積,氨基酸合成體蛋白質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同時,長期動用體蛋白質,會導致奶牛消瘦,養分貯備缺乏,極易影響下一個泌乳周期的產奶量。
[ 本帖最后由 矮子 于 2007-2-20 13:52 編輯 ]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