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2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筆記】瞿明仁教授:新形勢下,南方肉牛產業發展思考及精、濃飼料推廣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2-8-24 14:14:3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22年7月30-31日,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聯合主辦的“第二屆全國反芻料大會”在河南鄭州隆重召開。
    國家肉牛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江西農業大學瞿明仁教授受邀分享了“新形勢下,南方肉牛產業發展思考及精、濃飼料推廣”主題報告。
    瞿教授的報告包括3部分內容,分別為“南方肉牛產業起步與成績”、“存在問題與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及“南方肉牛產業今后發展思考與研究”
    下面是畜牧人網站小編線上學習整理的報告內容。


    1、南方肉牛產業起步與成績
    南方肉牛產業起步于中國國家發改委2013公布的《我國牛羊肉生產發展規劃(2013-2020)》。

    南方肉牛產業的特點:
    1)起步晚,規模化程度低,養殖水平有待提高,政策環境有等優化;
    2)光熱、飼料資源充足,一年中適合牛生長季節或時間長。但雨水多、濕度大,土地成塊面積小(尤其是山區);秸稈收集困難,運輸成本高;每年7-8月熱應激嚴重;
    3)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發展潛力和消費市場巨大。北方肉牛產業在以上三方面則基本相反。雖然南方肉牛產業起步晚,但發展快,成績巨大。

    南方肉牛產業取得的成績:
    1)投資養牛積極性高,大型牛場越來越多,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
    2)養殖水平不斷提高,日增重、料比、出欄量(率)和產肉量不斷提高。
    3)技術力量不斷加強,成立了產業技術體系或創新聯盟。
    4)政府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政策環境不斷完善,南方各省出臺了促進發展的新政策(如云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等)。目前已打破了“南方吃牛羊肉完全依靠北方”的老局面。

    2、存在問題與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

    2.1 存在問題
    2.1.1發展后勁不足
    目前我國肉牛養殖基本模式為北牛南運,北繁南育。
    這種模式的主要問題表現為:母牛存欄量不足,牛源越來越緊張,架子牛價格飆升,南方育肥利潤嚴重擠壓,南方空欄現象普遍。母牛、粗飼料主要依靠北方或進口,長途運輸,成本高,風險大。
    2.1.2整體產業水平不高
    宏觀角度表現為:規模化組織化不高、產業鏈不完整、養殖服務設施不配套、經濟效益低、風險大等。養殖角度表現為:生長慢、轉化低、疾病多、效益低等。下圖列出了不同養殖水平的技術指標(日增重、出欄周期、料比)。瞿教授指出,南方肉牛養殖大多處于一般水平,有很大提升空間。



    2.2 新形勢、新機遇、新要求
    2.2.1鄉村振興與消費轉型
    鄉村振興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產業振興是基礎,農民增收是關鍵。2022年廣西省收到中央劃撥的鄉村振興補助資金約130億元,未來10年中央將為鄉村振興投入50萬億元的補助資金。肉牛產業為脫貧攻堅做出重大貢獻,也是鄉村振興和消費轉型的抓手,也是一個朝陽產業。
    2.2.2俄烏沖突與糧食、飼料安全問題突出
    我國擁有全世界20%的人口,卻只有全世界9%的耕地面積,淡水資源不到世界人均水量的1/4。而近幾十年,耕地面積減少、氣候惡化(干旱水災),導致我國糧食緊張,進口量大增,風險極大。因此,習近平主席指出“中國人飯碗主要裝中國糧食”。發展牛羊產業可以實現秸稈轉化、資源利用、增加肉量、節約糧食及綠色環保等。瞿教授指出,發展牛羊業、秸稈利用是緩解我國目前糧食、飼料安全問題的重要措施。
    2.2.3新要求、新任務
    2020年9月27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了《關于促進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2021年4月20日,農業農村部印發《推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五年行動方案》。同期,南方各省(云南、江西、廣東、廣西、福建)出臺了促進肉牛肉羊生產發展的新政策。瞿教授指出,完成這些新要求、新任務,母牛是基礎,飼料是關鍵!

    3、南方肉牛產業今后發展思考與研究
    肉牛產業涉及多方面的問題,如政策環境、金融保險、養殖模式、飼養管理等。瞿教授指出,從專業角度上,母牛和飼料是最為關鍵的兩個因素。母牛解決好了,架子牛就多了;飼料解決好了,牛就養得好,長得快,效益就高,產業就能健康發展!

    3.1 南方母牛發展與家庭牧場
    母牛飼養特點:
    1)妊娠期長。9個多月,一年一胎。
    2)要運動。不能像養母豬一樣關養在一個狹小的欄舍內,1-2年沒有問題,時間長了會嚴重影響繁殖率。
    3)母帶犢。不像奶牛,可以母子分開。
    4)飼養精細。發情鑒定、配種、妊娠管理、產犢護理要求高(一年一胎),責任心要強。
    因此,母牛最好放牧,成本最低,效益最好。農業農村部推出“牧繁農育,山繁川育,戶繁企育”試點政策。
    在南方,不具備放牧條件,需要更精細化管理;規模不能太大,否則難以做到精細化,繁殖力不可能提高,經濟效益一定不會好!
    必須走家庭牧場道路,執行母牛分戶飼養!南方肉牛產業發展方向為家庭牧場(母牛養殖)和規模企業(集中育肥)。
    2013年,瞿教授提出了“家庭牧場——3321模式”,即30頭母牛、30頭犢牛或架子牛、每年200噸秸稈及每年超過10萬元盈利。該模式成本包括人工(夫妻2人+老人)、牛舍(300m2,產犢房)、青貯窖(100m2)、草料棚(可與牛舍結合)及鍘草機等,總成本約50-200萬元。如果自繁自育自宰自賣利潤更大。

    3.2 營養飼料研究與成果轉化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瞿教授團隊的研究內容主要包括:
    1)肉牛營養需要與代謝調控;
    2)飼料資源開發與生物工程;
    3)牛肉品質與營養調控。
    3.2.1營養需要量與飼養標準研究
    根據我國肉牛品種現狀(129個),按照大、中、小等三類選擇典型品種研究,主要品種包括錦江牛、夏南牛、西雜牛、湘中黑牛、咸寧牛、棗北牛。
    大型體格——夏南牛,中國第一個育成肉用牛品種,含62.5%南陽牛基因(母本)及37.5%夏洛來(父本)。通過導入雜交、正反雜交、橫交固定三個階段培育而成,成年體重850kg(公)或600kg(母)。
    下圖為夏南牛能量需要量計算公式。



    中型體格——湘中黑牛,父本為安格斯牛,母本為湖南本地黃牛。經過級進雜交、橫交固定培育而成,成年體重為550kg。
    下圖為湘中黑牛能量需要量計算公式。



    小型體格——錦江黃牛,產地江西高安,已收錄入江西畜禽品種志(2001)、中國家畜地方品種資源圖譜(2004)及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2011)。成年體重320kg(公)或250kg(母)。
    下圖為錦江黃牛能量需要量計算公式。



    3.2.2粗飼料營養價值評定與生物工程開發
    瞿教授團隊評估了酒糟、甘蔗渣、甘蔗梢、香蕉莖葉、花生藤、飼用油菜及油菜秸稈、甜菜渣、蘋果渣、木薯渣等粗飼料資源的155種營養價值,35種有害有毒物質含量,開發了飼料搭配與利用技術、粗飼料加工與生物工程技術等。
    1)秸稈利用率
    秸稈纖維連接方式特別(β-1,4糖苷鍵)、結構致密,反芻動物對秸稈飼料的降解率一般低于50%(單胃動物更低)。
    化學法(酸堿法)處理秸稈效果差、污染環境、微生物生長環境難控等缺點;
    物理法(切短、粉碎、汽爆等)處理存在能耗大、設備貴、成本高、效果差等缺點。
    生物法(微生物法)易操作、效率高、無污染、成本低,是目前最佳的處理方法。
    瞿教授指出,為了保證青貯成功、壓實,粗飼料青貯時切割長度一般小于反芻動物適宜的采食長度(接近于反芻動物的嘴巴長度)。實際生產中,應協調好兩者的長度。



    2)纖維膨脹因子(swollenin)研究
    研究發現,除各種纖維降解酶參與纖維降解之外,一部分“非酶組分”也發揮了作用,如真菌類膨脹素(swollenin)。瞿教授團隊利用基因工程技術(重組swollenin畢赤酵母工程菌),體外獲得纖維膨脹因子(分子量為109kD)。
    試驗證實,該swollenin對濾紙、稻草均有膨脹作用,可顯著提高木聚糖、微晶纖維素、稻草、麥秸及玉米秸的降解率(還原糖水平顯著提高),且swollenin與纖維素酶合用效果更佳。



    3.2.3牛肉品質與營養調控
    主要包括:
    1)瘤胃調控技術,如微量元素、寡糖、煙酸等;
    2)中草藥抗熱應激與肉質技術;
    3)微量元素與肉質;
    4)高檔育肥營養參數及評估,高檔育肥程序;
    5)屠宰及加工。團隊研發生產的高檔牛肉(錦江黃牛),達到A4級標準,填補了江西空白。
    3.2.4科技成果轉化與精濃縮料推廣
    目前肉牛產業,特別是南方肉牛產業發展還處在初期,規模化程度不高,技術力量仍然不強,要把飼料科技成果盡快推廣轉化,瞿教授認為推廣精濃飼料是一個切實可行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兩個依據:
    ① 肉牛飼養規模只能以中小型為主體,才能實現粗飼料本地化。飼料配方設計、生產具復雜性、特殊性,技術要求高,中小型牛場自配料無法保證原料質量、無法保證原料價格低廉、無法設計出科學配方、沒有先進生產設備及無法滿足牛的營養需要等。而大型飼料企業在以上各方面均具有絕對優勢。

    因此,中小型牛場最佳選擇是從飼料企業購買精濃飼料。
    ② 歷史經驗借鑒——生豬產業發展。歷史是最好的老師,濃縮料推廣在生豬產業發展中發揮了巨大、關鍵作用。


    中小型牛場外購精濃飼料的好處:
    ①降低成本,如可避免購進高價低質原料,避免原料庫存霉變、過期變質等浪費,避免采購時間占用與麻煩,降低資金占用等;
    ②獲得優質技術服務,如牧場選址與欄舍設計,運輸應激調理及改善管理水平,品種選擇與改良,提供疫病防控與治療等;
    ③利于中小型牛場做好自己的事,如組織好粗飼料(本地化)、精心養好牛、科學使用好產品等。

    總結:
    1)南方肉牛產業前途光明,但問題不少;
    2)
    南方肉牛產業要發展,必須解決好母牛養殖和飼料問題,必須加強飼料研究與開發;
    3)自配料沒有前途,飼料必須專業化生產,推廣精、濃飼料是肉牛養殖水平提升重要措施;
    4)建議中小型牛場外購精濃飼料,專心把粗飼料解決好,把牛養好。


    版權申明:筆記記載,版權所有,轉載請注明專家版權。感謝瞿明仁教授的精彩分享,感謝會議主辦方北京市飼料工業協會,河南省飼料工業協會,文中現場圖片來源于會議直播和會議主辦方!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7:5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伦市| 龙海市| 襄城县| 宁津县| 水富县| 醴陵市| 巨鹿县| 韶山市| 宜昌市| 拉萨市| 黑山县| 灌云县| 苏尼特左旗| 河曲县| 毕节市| 乡城县| 布尔津县| 尚义县| 申扎县| 连山| 白城市| 昌平区| 磐安县| 大英县| 东光县| 泽普县| 乃东县| 收藏| 玉屏| 秦安县| 桃源县| 睢宁县| 高平市| 台山市| 玛纳斯县| 东丰县| 怀宁县| 万盛区| 合肥市| 海丰县| 册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