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豬的過程中會出現有豬群寄生蟲感染,寄生蟲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它的危害是隱蔽性的,其引起的損失常不引起人們的重視,這是養豬業中的一大損失。一旦發生豬群寄生蟲感染,養豬人應該怎么做? (1)空腹用藥:給豬服驅蟲藥時,最好是在早晨豬空腹時服用,這樣一方面豬饑餓容易將驅蟲藥吞食;另一方面驅蟲藥進入胃腸后和蟲子直接接觸,容易將蟲子毒死而驅除。 (2)瀉下:對一些排便干硬、便秘的豬,在服驅蟲藥前或同時應服瀉下藥。瀉下藥一般用中性的鹽類瀉藥,如硫酸鈉、硫酸鎂,也可用大黃末。 (3)驅蟲次數:豬應每隔45天左右驅一次蟲,因為豬驅蟲后還會被感染,蝙蟲卵在土壤中普遍存在,過45天左右蟲卵又可發育為成蟲危害豬體,所以應定期給豬驅蟲,尤其是上圈飼養的豬更應該多次驅蟲。要特別注意驅蟲后看不到豬排出成蟲并不是驅蟲藥無效,而排出的是尚未發育為成蟲的蟲卵,用肉眼看不到。

(4)重視仔豬階段的驅蟲:仔豬階段最易感染寄生蟲,且這時蟲子對豬體的危害最大,所以應特別重視仔豬階段的驅蟲,仔豬剛斷奶就應該驅蟲一次。 (5)清潔圈舍:豬服了驅蟲藥后,類便內就會排出蟲體及蟲卵,這些排出的蟲卵會污染豬舍,若不及時清除這時排出的糞便,豬就很容易再被感染。所以豬服了驅蟲藥后,應將服藥后兩天內排出的類便及時清除,并將類便堆積發酵,靠生物發酵將糞便中的蟲卵殺死,并用消毒液徹底消毒豬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