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20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飼料] 邵彩梅博士:歐洲飼料禁抗實踐及其對我國飼料企業的啟示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0-7-7 09:45:28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歐洲飼料禁抗實踐及其對我國飼料企業的啟示

    邵彩梅  朱秋鳳
    1、歐洲飼料禁抗歷史

    1999年,歐盟宣布,從1999年7月到2006年1月1日,飼料中僅允許使用4種抗生素產品:莫能菌素、鹽霉素、黃霉素、阿維拉霉素(效美素),從2006年初開始法律上全面禁止抗生素在飼料中的使用(圖1)。

    圖1 歐盟等畜牧發達國家飼料禁抗歷史

    荷蘭行業協會規定從2011年9月份開始,不再允許飼料企業為養殖場定制加藥飼料等措施。


    那么,歐洲飼料禁抗后,養殖生產性能和抗生素用量的變化如何呢?首先是先行者瑞典,在1986年禁抗后的前幾年,以豬為例,平均日增重下降,料肉比提升,死亡率增加,斷奶日齡不得不延遲1周。其次,丹麥實施飼料禁抗后,豬場在生長育肥階段的成績影響不大,據統計,62%的豬場這個階段的日增重和死亡率無明顯變化,只有12%的環境條件差的豬場出現了問題久久不能解決,而另外26%的豬場經過幾個月的調整,生產成績也跟上來了。但仔豬階段產生的問題和困難很大,表現為死亡率的提高和日增重的降低,母豬年提供斷奶仔豬數(PSY)下降等(見表1)。除了豬場生產性能的下降,現場抗生素的用量略有增加。


    由圖2 可以看到,1996—2001年,丹麥現場處方用藥的年用量是不斷增加的,以有效成分計算,從48t增加到了94t(2001年);但飼料和養殖現場的抗生素總用量是降低的,從1996年的154t,下降到了2001年的94t。


    通過立法等強制手段,逐步減少抗生素總體用量是歐盟畜牧發達國家的共識。

    完善的獸醫師隊伍和獸醫師資質管理支持了歐洲的禁抗行動。同時,歐洲發達國家在養殖現場采取的各項措施和養殖模式的不斷升級是禁抗和減抗的根基,對我國的抗生素管理和各層級企業做好禁抗準備工作具有借鑒意義。

    2、歐洲飼料企業禁抗后的技術措施

    2.1 不同動物或者不同生理階段區別對待
    蛋雞、反芻動物、水產等品種對飼料禁抗的壓力很小或沒有,關注點和難點主要集中在豬和肉雞品種上,而更被關注的焦點就是25kg體重前的仔豬階段。因為仔豬斷奶應激大,仔豬消化道在25kg體重前又沒有發育完善,腹瀉、死亡率高等是幼齡階段禁抗和減抗后的最大難題。

    不管是幼齡動物還是成年動物,歐洲飼料企業最為寶貴的經驗就是養殖現場管理細節的改進。養殖環節沒有以下這些改進,飼料方面的措施將不會有真正的效果:

    • 第一,提高現場飼養管理水平,以減少疾病的壓力。如采用更嚴格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從豬場的設計、生產模式變化、適當推遲斷奶日齡、動物的全進全出、嚴格的人員和物品進場流程管理、動物轉出后的徹底清洗消毒等等各個細節上做出變化和徹底落實。



    • 第二,改善畜舍環境條件,提升動物福利,減輕應激程度。如溫度、通風、密度等方面的改進和調整等。比如,荷蘭從2015年開始傾向于飼養慢速生長的肉雞,同時要求把飼養密度降低到生產活重30 kg/㎡(表2)。在這樣的背景下,疾病的壓力小,現場不需用藥的可能性大幅度提升(圖4)。  



    2.2 養殖現場其它相關措施

    除了養殖現場的管理改進和設施設備的升級外,有疾病發生時必須在現場診斷后再針對性地用藥,合理科學的免疫程序等也是最有力的保證。

    個人認為以上兩點涉及到的各項改變和措施是飼料禁抗后生產性能依然優秀的最大貢獻點,權重可以給到60%以上。

    2.3 飼料企業的升級和調整

    飼料禁抗后,各個飼料企業和飼料添加劑企業也在積極地研究和驗證替代品,有機酸、酸化劑、植物精油和提取物、酶制劑、酵母提取物、益生素等產品的組合和應用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除了替代品的開發和研究外,歐盟允許飼料企業為養殖企業按照獸醫處方進行加藥飼料的生產,加藥飼料線必須是嚴格獨立的生產線,以防交叉污染的出現,同時飼料廠對處方藥物的貯存管理、使用記錄、運輸等都進行單獨的管理。

    3、我國飼料企業的禁抗技術儲備

    對我國規模化豬場大腸桿菌耐藥性檢測及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的報告顯示,養殖場的感染壓力在逐年增加,使用飼用抗生素的效果下降。目前飼料企業在積極進行相關的減抗技術儲備。

    飼料企業應該再重新審視自己的配方和日糧配制技術。從原料供應商的評估、原料的品種選擇、原料穩定供應、原料的衛生標準把控上做更細致的工作;關注營養的精準和營養素的平衡,選擇好蛋白原料和纖維原料的來源;通過原料深加工和飼料加工工藝的改進以減少有害微生物的污染,提升飼料原料的消化率等。

    實踐和驗證的一條鐵律:即使選對了替代品,依然無法替代優秀的養殖現場管理帶來的貢獻。

    4、對我國飼料禁抗的管理建議

    飼料中禁抗最大的風險會落在管理不良和生物安全防護差的養殖場,最大的壓力是在仔豬斷奶階段。目前,我國的生豬養殖和肉雞養殖,依然是中小規模占絕大比率。以豬為例,根據全國畜牧總站統計,中小規模豬場(每年出欄100~5000頭育肥豬)出欄的肉豬依然是主流,占45%左右(以出欄頭數計),而且不管豬場規模大小,豬舍設計的合理性、生物安全理念以及現場管理水平等參差不齊,不少豬場生物安全意識差,需要提升理念和各項現實的技術服務。我國的飼料禁抗管理要多方位考慮。個人對飼料禁抗管理的建議是要視國情、視動物和視階段不同對待。

    • 高校科研單位和企業研發機構積極儲備各項技術
      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結合客戶的現實情況,系統綜合考慮配方技術、加工工藝和各項替代技術,未雨綢繆。


    • 選擇標桿企業先行實踐
      飼料企業可以在研發農場反復驗證,或選擇有主動禁抗愿望、管理條件好的養殖企業,說明項目目標,從生長育肥階段開始,為其定制飼料產品,積累經驗。然后從易到難,推行到幼齡階段,反復實踐中積累和總結各項技術參數和對策。


    • 國家層面的管理
      學習歐洲,循序漸進,給行業和企業時間表,避免產生劇烈應激;先禁用對人類健康最有風險的抗生素;尊重養殖場的現實和不同階段禁抗的難易程度,比如25 kg體重之前的仔豬是禁抗壓力最大的階段,而這個階段采食總量和糞便排放總量占比小,對畜產品殘留和土壤環境等的風險小,應給予寬松政策或最后禁用;嚴格監管畜產品中的藥物殘留,為食品安全把好第一關。

    源自中國畜牧雜志,改變飼界整理
    轉載自:
    改變飼界(公眾號)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2:2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兰屯市| 高密市| 宿松县| 广南县| 广州市| 苏尼特左旗| 蓬莱市| 邢台市| 密山市| 璧山县| 安乡县| 鹤峰县| 内乡县| 陆河县| 寿光市| 怀来县| 子洲县| 徐州市| 清苑县| 全州县| 濮阳县| 泸西县| 太湖县| 剑阁县| 台中市| 洪泽县| 岳阳市| 蒙山县| 白朗县| 宁强县| 邵阳县| 同德县| 永丰县| 虞城县| 利津县| 斗六市| 得荣县| 文成县| 石嘴山市| 饶阳县| 江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