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了這么久池塘,水體就是肥不起來的原因都在這!
一、引起養殖水體肥不起來的原因
養殖水體肥不起來或者不容易水肥,大多由以下十八個因素引起:
1、溫度太低
不同的藻類對溫度的需求也有所不同,過低的溫度新陳代謝低,藻類活力不夠。
2、光照時間不夠
陰雨天光照不足或溫度底,藻類生長繁殖速度慢,一般連續兩天晴天,水就可以肥起來。
3、缺乏碳源
碳源對微生物生長代謝的作用主要為提供細胞的碳架,提供細胞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提供合成產物的碳架。較易出現缺乏碳源的是蝦蟹池塘,水草光合作用強,水中二氧化碳大量被利用,導致藻類生長被限制。定期補充碳源,可以使用如某些含碳量高的生物肥或紅糖等,根據池塘情況合理的使用生石灰也有一定作用,同時能調節水體pH值。
4、青苔絲藻等大型藻類或者雜藻過多
因青苔絲藻等大型藻類或者雜藻過多,抑制單胞藻的繁殖和生長。青苔絲藻過多的話不能肥水,因為大型藻類能夠與小型藻類競爭營養物質,抑制單胞藻的繁殖和生長。此時肥水不但肥不起來還會使大型藻類大量繁殖,從而水更不好肥。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