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320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 母豬圍產期管理要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20-4-21 11:10:45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母豬圍產期管理要點

    養豬界有句話,“配種是龍頭,分娩是關鍵”,分娩是母豬最大的一個應激,大多數仔豬的死亡也發生于圍產期內,由此可見,母豬圍產期管理的重要性。圍產期管理指的是母豬上產床至產后一周內的管理,再怎么強調圍產期管理的重要性也不為過。


    一、產前管理


    1、飼喂量和飼喂方式
    上床母豬臨產前3天應開始減料,以不少于2千克/天為宜,這樣會減少便秘和炎癥的出現。如果不減料,母豬分娩后由于腹壓驟然降低,可能引起母豬無乳癥,從而影響哺乳母豬的泌乳。

    2、溫度和濕度
    產前母豬最適宜的溫度為18-20℃,濕度為65-75%。若冬季濕度過大,可在返潮的地面撒上石灰,并及時更換。

    3、臨產前的準備
    (1)準備好保溫墊,保溫箱內懸掛紅外線燈,調試好備用,產前1-2小時接通電源。

    (2)準備好干凈的毛巾(或棉布)、臉盆、石蠟油、消毒液(如0.1%高錳酸鉀)、5%碘酊棉球、剪耳鉗、斷尾鉗、仔豬稱重車、血維素、縮宮素、重癥混感清、產仔記錄表格等。

    4、母豬臨產前的征兆
    陰戶腫大,尾根塌陷,乳房腫脹發亮,有時可擠出少量乳汁,坐臥不安,不食或平靜躺下,陣痛開始,或犬坐,頻頻排尿。當最后一對乳頭能擠出量多質濃的乳汁時,1-2小時后,將產仔,當陰戶流出粘液或胎糞時,即將產仔。




    二、分娩、助產、人工護理

    1、母豬分娩
    當天一般不喂料,但要供應充足的飲水,鼓勵母豬站起來喝水。

    2、分娩
    仔豬產下后,立即用毛巾將仔豬口、鼻內的粘液擦掉,然后再將身上的粘液擦掉,待臍帶停止跳動后,將臍帶內的血液捋向仔豬腹內,然后在距仔豬3-4厘米處,用指甲將臍帶掐斷,斷端用5%碘酊消毒,再將小豬放入保溫箱內。因為出生仔豬最適宜溫度為34℃,而母豬則為18-20℃,這本身是一對矛盾,產房環境溫度還是應該以適合母豬為主,開始產仔時室溫可以升至23度,而仔豬需要提供小環境合適的溫度,所以必須備有保溫箱或加熱板。

    一般產仔結束后約30分鐘,胎衣分兩堆產出,當胎衣的最后一端形成堵頭時,全部產出。也有些母豬產下一側子宮角的仔豬后,排出這側子宮角的胎衣,然后再排出另一側子宮角的仔豬,再排出一堆胎衣。注意:千萬不要用手去拉還懸掛在母豬陰戶上的胎衣,否則會拉傷母豬產道,引起感染、發燒、不食、無乳。

    在仔豬產完后24小時內,應進行打耳號、稱初生重和窩重、補鐵、剪犬齒、斷尾等常規操作。部分偽狂犬陽性場還需要給初生仔豬滴鼻免疫偽狂犬弱毒苗。值得一提的是,斷尾最好采用電熱斷尾鉗,因為它集斷尾、消毒、止血等功能于一身,操作更便捷。

    對于出現假死癥狀的仔豬,要及時搶救。方法:(1)倒提起仔豬后肢,用手拍打仔豬背部,直至仔豬出現叫喚聲;

    (2)用酒精涂抹仔豬鼻部,以刺激其出現呼吸運動;判斷假死豬依據為手捏臍帶基部有跳動感。

    3、縮宮素的正確使用:
    經產母豬若順利產下第一頭正常仔豬后,正常觀察護理,以后分娩過程中若出現產仔間隔超過45分鐘,可注射10單位縮宮素,但注射總量不應超過20單位,以免引起內分泌失調。這樣可大大縮短分娩時間,降低窩均死胎數,促進胎衣和惡露排出,使母豬分娩后盡快恢復食欲,提高斷奶仔豬重,縮短出欄時間。

    4、人工助產
    母豬正常分娩是每隔5-30分鐘產出一頭仔豬,大約2.5-5小時產完。如果產仔間隔超過45分鐘,則需助產。

    母豬身后網床要清理干凈,助產者指甲剪短,磨光,手和手臂(到肩部)要洗凈。

    帶上長臂乳膠手套,將手套消毒后,打上石蠟油。

    將手卷成錐狀,手心朝向母豬背部。在母豬陣痛間歇時徐徐將手臂伸入產道。如果仔豬后腿朝外,可拽住仔豬后腿將仔豬拉出;如果仔豬頭部向外,可用拇指和其余四指摳住仔豬下顎將仔豬拉出,若仍不能拉出,可借助助產繩將仔豬拉出;如果是兩頭仔豬并行堵在產道,可將靠里面的一頭推回子宮,將靠外面的一頭拉出。千萬不要拉胎衣、臍帶、陰道內壁和陰道內壁上的脂肪。

    助過產的母豬產仔結束后,應肌肉注射大劑量抗生素。同時在飼料中添加產后康,預防產后感染,可有效預防子宮內膜炎等病的發生,使母豬產后盡快恢復食欲。

    溫馨提示:母豬產前一周補飼液體多維,可提高產力,明顯縮短產程,明顯降低窩均死胎數。

    5、人工護理產仔
    據統計,斷奶前仔豬死亡其中有52.1%是因為擠壓原因引起。而大部分擠壓死亡則發生在仔豬出生后24小時內,為有效降低斷奶前仔豬死亡率,母豬分娩時必須安排專人值班。
    為減輕人工護理的負擔,方便分娩后母豬和產后仔豬的集中管理,可在妊娠114天的上午肌注氯前列烯醇,可控制多數妊娠母豬在第二天白天分娩。

    三、哺乳

    1、飼喂量
    母豬分娩次日開始喂料,喂料第一天喂2千克,喂料量以每天增加0.5~0.8千克的速度遞增,到第七天達到最大量,正常哺乳10頭以上仔豬的母豬,為了增加母豬的泌乳量,必須始終保持豬最大采食量。飼喂量的多少通常根據產活仔數來確定個體采食量 標準采食量=2公斤+0.5×仔豬數N。

    2、飼喂方式
    多數豬場目前使用的是顆粒飼料飼喂。如果人工充足,最好使用潮拌料。飼喂潮拌料與直接飼喂干粉料相比具有適口性好、降低了豬舍空氣粉塵含量,從而降低了豬群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的優點。國外現在有豬場甚至做到了產房母豬使用液態料線,這對提高哺乳母豬采食量更有幫助。

    3、產房合理的溫度曲線設置
    母豬最適宜的溫度區間為18-20℃,為最大限度發揮母豬的生產潛能,管理者努力創造良好的產房環境,包括新鮮的空氣、充足的飲水。冬季可以采用暖氣供暖,夏季可以采用水簾降溫。具體產房的溫度曲線設置可參考下表:


    來源:養豬職業經理人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9:0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海丰县| 科技| 通辽市| 天镇县| 遂宁市| 达拉特旗| 西乌珠穆沁旗| 阳新县| 华池县| 文山县| 拉萨市| 罗甸县| 商城县| 长丰县| 那坡县| 时尚| 湘乡市| 淮南市| 图片| 怀安县| 博罗县| 健康| 赤壁市| 白玉县| 宁安市| 柘城县| 那坡县| 东山县| 阳曲县| 阿荣旗| 陇川县| 五峰| 如皋市| 乐至县| 河西区| 五原县| 诏安县| 昭觉县| 广宗县| 桦南县| 马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