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價低全是因小養殖戶造成的?這個鍋我不背!
最近有陰謀論,說“豬周期”是小散戶造成的?規模化就能抑制“豬周期”了嗎?把豬價不穩定的罪過歸咎于“小散”。說這樣不負責任的話太過分。
我們來看看誰造成大起大落的“豬周期”
從歷史上來看,排除計劃經濟時代的派養,派購,肉價相對穩定外。自取消生豬派養,派購,由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以來,如1992年---2017年的25年中,在2004年之前小散戶占絕對優勢的情況下。。。。見下圖。
再從7個“豬周期”的峰谷價與峰谷差就可以明顯看出,隨著規模化豬場比例增多而峰谷差幅度加大,漲得高跌得低。
以上對比可見,在養豬規模化程度以大躍進的速度不斷提高,近年來大企業大集團瘋狂擴大,豬價不但沒有穩定的跡象,而且波動幅度越來越大,波動周期越來越頻繁,特別是年度間峰谷之差大都數在5以上。請問持“小散戶造成豬價大起大落”論的人們,你們的依據何在???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