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面引種對現階段的豬場而言存在巨大的生物安全風險,部份豬場開始三元母豬作種用,而三元母豬受其遺傳因素的影響會存在些許問題。近期隨著筆者對南方區域豬場的走訪發現,有豬場反饋三元母豬的發情率偏低或發情狀態不太穩定的問題尤為嚴重,結合筆者之前在種豬場工作的經歷提出幾點預防性措施,希望對受此問題困擾的養豬同仁能有所幫助。
1. 飼養方式 大欄飼養(每欄6-8頭)要優于限位欄飼養,大欄飼養可以增加母豬在發情時相互間的爬跨以促進盡快發情,同時也可增加欄內的適當活動。Emswort等(1986)研究群養發情母豬占地面積對性行為的影響發現,1平方米/頭、2平方米/頭、3平方米/頭母豬的發情檢出率分別為88%、100%和100%,提示發情母豬在配置時至少須要2平方米/頭的面積,對三元后備母豬而言更加需要關注單頭母豬的飼養面積。
2. 溫度與陽光 后備母豬的發情率亦會受環境因素的影響,尤其是溫度與光照較大。溫度:Flowers等(1989)研究中指出,高溫環境(33.3℃對15.6℃)下青年母豬的初情期會顯著延后。另外近年來也有多項研究報道均指出,增加光照可明顯縮短母豬的發情間隔天數。因此三元母豬要關注舍內溫度亦可增加母豬的舒適度,控制在18-23℃為宜,同時在初情期到來前有規律性的增加光照(16小時光照、8小時黑暗)光照強度200Lux。
3. 運動和公豬早期刺激 增加戶外運動可以改善后備母豬體況并結合公豬的刺激可提早后備母豬的初情期,這與丁有全等(2015)應用研究觀點相符,另外也有研究表明,用高性欲的公豬誘情可使后備母豬初情期提早9-15天左右。因此選用性欲旺盛、善于交談的公豬在150-170日齡開始對三元后備母豬進行誘情工作,欄內誘情的刺激效果要明顯優于欄外誘情,每天讓公豬與母豬接觸至少2次,且有10-15min的充分欄內接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少部分不發情的三元后備母豬轉至戶外活動欄以促進盡快的發情。
4. 額外生殖營養的補充 計劃留種的三元小母豬60kg開始改用專門的后備母豬料,三元母豬較二元母豬的生長速要快,在75-80kg逐步控制采食量,平均的日飼喂量2.5kg/天左右,防止母豬因過肥而抑制發情行為。另外高春榮等(2015)研究表明,在母豬飼料中額外的添加生殖營養粉對促進后備母豬的盡早發情效果明顯。建議三元后備母豬在60kg開始至配種在飼料中額外添加生殖營養粉仔多多1000g/t,促進生殖系統的發育。
5. 做好欄舍的環境衛生及疾病的防治工作 要注意三元后備母豬欄舍的環境衛生,特別是母豬發情期的衛生,以減少子宮內膜炎的發生。并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疫苗接種,同時針對后備豬群擬定適合本場的保健方案,及時治療有問題的個體,防止PRRS、PCV2、霉菌毒素及子宮內膜炎等會導致的后備母豬不發情或不規律性發情。
三元母豬種用是特殊時期的無奈之舉,為彌補三元后備母豬發情率低或發情狀態不太穩定的問題,我們需要重點關注飼養管理和營養供給區別于傳統的二元母豬,以提升三元母豬種用價值的最優化。
原創: 杜華
來源:PSY應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