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80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產房仔豬水樣腹瀉不止 該如何防控?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9-4-22 14:42:47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18年年初在廣東、廣西規模化豬場(2000頭基礎母豬以上),遇到不同日齡哺乳仔豬出現持續、反復的以嘔吐、水樣腹瀉、脫水為主的癥候的情況,結合以前在豬場實踐經驗,在嚴格按照治療方案執行后豬群癥狀得以控制。

    總結案例解決情況,分享當前的發病特點和防控方案,供大家參考。

    一、當前流行發病特點

    1、易感豬的日齡范圍擴大:2日齡∽20周豬均發病(包括哺乳母豬)

    2、哺乳仔豬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可高達100%。臨床表現,嘔吐,水樣腹瀉,其他癥狀不明顯.

      3、疫苗免疫、反飼( 強毒免疫)效果不好.

    4、復發-間隔二十天后再次發生,有的豬場反復4次以上。

    5、持續時間長、可長達數月,最長可達半年。

    6、溫度很高的情況下依然發生,7-8 月份依然發生。

    7、母豬也會有輕微的腹瀉癥狀和食欲減退。

    8、給養豬業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

    ①仔豬死亡 :

    7日齡仔豬的高死亡率可高達100%,每頭仔豬的直接飼料成本約260∽300元;

    ②育肥豬推遲出欄(推遲出欄10∽15天左右,育肥后期每天需要3kg飼料,1.5元/kg,每頭損失45∽68元);藥費增加;



    二、建設性防控治療方案

    (一)防控

    堅持“管重于養,養重于防,防重于治,綜合防控”的方針,本病是可防可控的。

    1、母豬管理

    仔豬出生后發生腹瀉疾病及其它疾病,60%病原體來自母豬,40%來自外界環境。

    因此,防止仔豬發生腹瀉,首先要管理好、保健預防好母豬;

    ①、產房要做到全進全出、清潔衛生、保溫干燥、空氣流動、光照充足;

    ②、管理飼養好妊娠母豬中、后期的營養與健康,通過添加生殖、免疫、腸道、應激營養,以清除母豬體內隱形感染的病原及其毒素,提高非特異性免疫力;

    防止母豬產前便秘,預防產后發生子宮內膜炎,陰道炎與乳房炎等“三炎癥”的發生。

    并可確保母豬順利產仔,間接保護出生仔豬的健康,一舉多得。

    ③、母豬產前45天與35天各免疫接種1次病TPR三聯活疫苗(流行性腹瀉、傳染性胃腸炎、輪狀病毒),按照廠家說明,頭/次肌注相應頭份。

    7天產生免疫力,保護期可達4∽6個月.仔豬出生后吃初乳,可獲得30天的被動免疫保護,進而最大限度降低仔豬發生腹瀉的比例和嚴重程度。

    2、仔豬管理

    ①、產房溫度維持在大約22~24℃,有利于母豬的采食。超過24℃,每增加1℃,每天每頭母豬飼料攝入量將減少100克。

    據估計,母豬泌乳期每天額外增加飼料1公斤,則在整個泌乳期中,母豬可減少體重損失7公斤。

    保溫箱:仔豬1-7日齡為32℃∽34℃、8-12日齡為30℃∽32℃、15-30日齡為28℃左右。

    低溫環境和溫差變化過大均可引發仔豬腹瀉疾病的發生。

    ②、實行看護分娩,讓全部仔豬都及時表一、二(最好是出生后3個小時內)、足額表三(150∽170克/公斤)吃到初乳(原則上是母豬分娩后36小時內分泌的乳);

    特別是仔豬初生后最初一個小時內要吃到40∽60克初乳(初乳的免疫球蛋白有IgA、IgG和IgM三種,均能有效保護仔豬抵抗傳染性胃腸炎病毒的侵襲。)



    表一:仔豬吃初乳的時間限制





    表二:仔豬對初乳中免疫球蛋白吸收能力的變化





    表三:仔豬對初乳的需求量


    ③、初生仔豬每頭后海穴注射TPR三聯活疫苗;

    注:以哈維科三聯活疫苗為例,后海穴位(尾根與肛門中間凹陷的小窩部位)接種。

    按瓶簽注明頭份,用無菌生理鹽水將疫苗稀釋成1ml/頭份,經后海穴位(尾根與肛門中間凹陷的小窩部位)接種,3日齡仔豬進針深度為0.5cm,隨豬齡增大而加深,成豬為4cm。

    免疫母豬所生仔豬于斷奶后7∽10日接種疫苗1ml;未免疫母豬所產仔豬3日齡接種1ml。

    (二)治療:

    由于7日齡內的仔豬染病死亡率為95∽100%,5周齡以上的豬病死率很低,成年豬幾乎沒有死亡。

    下面的方案主要針對7日齡以內哺乳仔豬:

    盡快對患病仔豬治療介入和病原確診(臨床癥狀、剖檢、實驗室診斷)同時進行:

    ①、將病豬隔離,停食1~2 頓。并在飲水中加入口服補液鹽全天飲用,保持豬舍溫和干燥。

    ②、使用豬白細胞干擾素或雞新城疫I系苗,作為一種干擾素誘導劑,能調動機體產生非特異性干擾素,從而干擾破壞已入侵機體的病毒的繁殖及感染;同時在另一側按藥品說明配合注射黃芪多糖注射掖。

    建議劑量:白細胞干擾素10 000IU/次,肌注,每天2 次;

    雞新城疫I系按1一2羽份/kg體重,加適量的注射用0.9%生理鹽水稀釋后,在病豬一側注射;

    在治療中應保證讓病畜足量飲水,以防止脫水和低血壓癥。

    ③、應用恩諾沙星注射液+10%葡萄糖腹腔注射,劑量按照每頭每公斤體重恩諾沙星5∽6.5mg+葡萄糖20ml配合到一起,一天兩次。

    同時頸部肌肉注射維生素C注射液(一天兩次,每次200mg);嘔吐劇烈者應用胃復安1~2 mL肌注,或應用乳酶生4 片、胃復安2片,灌服,每天1~2 次。可達到很好控制大腸桿菌繼發的效果。

    注:配好藥液要放到50∽60℃溫熱水里加溫,達到和豬體正常體溫即可注射;

    腹腔補液的針頭要使用輸液器前端的輸液針,要勻速注射,兩個人配合操作,這樣既能使藥液充分吸收,又最大限度減少傷害仔豬內臟器官的可能性;

    三、體會

    第一,做好平時的疫苗免疫接種和發病后病豬的隔離消毒工作,同時配合適度的限水、限料;

    第二,做好補液防脫水工作,藥物控制方面以選擇長效、高效抗生素配合抗病毒藥物為主。


    作者: 迂斌      來源:養豬在線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1:14,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溆浦县| 衡阳县| 徐闻县| 淅川县| 英吉沙县| 黄浦区| 抚顺县| 南城县| 乌海市| 莱州市| 杨浦区| 安仁县| 徐汇区| 舒城县| 五寨县| 确山县| 锡林郭勒盟| 太康县| 罗江县| 蒲江县| 桂林市| 确山县| 始兴县| 滨州市| 临武县| 永登县| 和政县| 聊城市| 资溪县| 新余市| 连南| 图们市| 汉源县| 尚志市| 常熟市| 万载县| 开远市| 凤冈县| 丽江市| 宁强县| 电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