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608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非洲豬瘟防控之豬場設計十大原則及注意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9-3-25 12:17:0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非洲豬瘟防控之豬場設計十大原則及注意點

    文丨賈志偉

      非洲豬瘟從去年8月開始到現在有半年多時間,各種臨時防控措施很有成效,但長期的防控讓人們疲于奔命,為了提高勞效,減少防控漏洞,筆者建議在豬場建造時應該對生物安全進行頂層設計。豬場也可以按此原則進行適當的改造。

      一、防非洲豬瘟豬場設計十大原則
      1、簡單,豬場外觀高大上,但具體執行人員是基層飼養人員。大多豬場飼養員都是40-50歲左右的人,這些員工的優點是穩定、做事扎實。缺點是人員大都來自農村,其素質不高,因此各種設計不能太復雜。避免過于復雜帶來防控漏洞。
      2、易操作。如果設計太繁鎖或操作太麻煩,基層飼養員由于素質不高很容易于忽略或流于形式,產生各種瑕疵和漏洞。
      3、設立緩沖制。豬病的入侵大多是通過人、物、車等途徑,因此需減少生產場區內的人、車、物和外界的直接接觸。可以用物理隔離或增加緩沖環節,可以視情況多增設幾道緩沖環節。
      4、自動系統,包括自動飼喂、糞污自動收集、自動給水、空氣自動處理等系統。這些系統在平時可以減少人、車、物等接觸豬群的風險;二則特殊時期封閉豬舍,在人不進入豬舍時,豬群可以正常的生活。
      5、利用監控系統監督。監控系統可以起到監督的作用,同時還可以跟蹤還原我們的不足。
      6、安全小單元生產制度。按生產線、功能區、豬舍等條件將豬場分為若干個“安全生產小單元”。各小單元之間用圍墻之前隔開,有利于各小區封閉。進出各小區之間須進行換衣換鞋洗手消毒,如果小單元特別重要,可以增加洗澡等環節,有利于控制疾病。
      7、全進全出制。豬場設計須嚴格執行全進全出制。
      8、最好的物理隔離是高的圍墻,確保圍墻完整。
      9、重點注意賣豬環節,特別是淘汰病豬和死豬處理環節。
      10、完善大門制度,特別人回場人員和進場生活物質的消毒處理。

      二、筆者簡要介紹一些與生物安全相關的具體設計要點
      1、豬場整體布局設計,參考圖1。
      豬場分為四個大區,辦公生活區、生產區、豬糞處理區、第一級賣豬臺等。各個小區用圍墻分開。
      與豬場直接生產不相關的人員辦公及生活區可以在豬場外距離遠一點的地方。圖中沒有標示。
      如果條件許可,辦公住宿區和生產區之間盡可能距離遠一點,有利于生物安全。
      第一級賣豬臺最好離豬場圍墻50-100米以上。

      2、按“安全小單元生產制度”進行設計。
      安全生產小單元就是按生產功能、按生產線、按飼養量的大小等將豬場生產區分為若干大小不等的相對獨立的生產小單元,例如可以按懷孕區、哺乳區、保育區、公豬區進行分區;也可以按300母豬一條線進行分區。也可以按實際生產中損失的最大承受能力進行區分,例如按300頭豬一個小單元。還可以劃分得更細,例如公豬可以按幾頭公豬劃為一個生產單元。在本設計中將豬舍1劃為A區;將豬舍2和3劃為B區等等。其功能是將各種病菌限制在各小單元之中。當豬場發生特殊情況時,可以將損失控制在發病的小單元之內,其它單元沒有問題,最大限度的減少損失。
      各小區的入口均設立換衣換鞋洗手環節,如果重要小區如公豬區,可以另設洗澡環節。

      圖1、豬場整體布局

      3、員工休假后回豬場兩級緩沖制度。其設計見下圖2。
      原理:有的豬場是在賓館住兩天進行緩沖,衣服鞋子等也沒有及時清洗消毒,容易形成交叉污染,并不能達到隔離緩沖的目的。
      改進方法:進場后,在門處洗澡換衣換鞋后進入緩沖一區,并在緩沖一區住2天。這兩天須將所有的衣物鞋等行李全部清洗、消毒并烘干,分別對緩沖二區所需衣物鞋等進行打包;其它在場內生活用品、衣物、物品等打包。出緩沖一區后應對區內所有物品及房間區域進行清掃消毒,以備以后人員使用居住。
      再經洗澡消毒后進入緩沖二區住2 天。并把在緩沖一區的衣物、鞋等進行清洗消毒烘干。出來時也應對物品及房間區域進行消毒。最后經洗澡消毒后進入場內生活區。
      注意:每個緩沖區,都須配備清洗烘干消毒處,有利于及時烘干。

      4、食堂四個窗口供應制。分別為場內人員、場外人員、一級緩沖人員、二級緩沖人員等四個窗口。見圖2。
      原理:杜絕人員及用品如餐具等交叉污染。

      圖2、豬場辦公及生活區

      5、生活區分兩個,場內人員和場外人員生活區。二者須用圍墻分開且不得接觸。環保人員(豬糞處理人員)和場內專業賣豬人員可單獨劃分生活區。見圖2。
      原理:防止各區人員及物品互相交叉,引起污染。

      6、兩級賣豬制,賣豬是最容易被污染和最易被忽視的環節。
      原理:利用緩沖制讓豬場生產人員不直接接觸外界車輛和人員。
      設計:在豬場外50-100米處設立第一級賣豬臺,見圖1。豬場內生產人員把豬運到此處即止。人、車、物不得越過圍墻。由專業賣豬人員用車將豬運至離豬場1公里以外的第二級賣豬臺即止,見圖3,人車物不得越過圍墻。最后由外來人員將豬趕上車。

      圖3、外部賣豬臺設計

      7、賣豬升降臺的設計
      趕豬是一個很累人且很耗時的環節,豬很容易返回,這時也是最容易被感染的環節。為了方便趕豬,改造上豬升降臺。設計見圖4。首先將平臺上升至和豬車一樣高,當把豬趕上運豬車時,只須把B端再拉上去即可。
      運豬車、上豬臺等都可以參考此設計,方便豬快速進出,節省人力。

      圖4、上豬升降臺(將豬趕入豬車)

      8、和賣豬原理一樣,利用二級緩沖制進行病死豬處理設計。
      病死豬處理分兩種,一種是自已處理;另一種是外部社會處理。本設計介紹如果交付外部社會處理。
      各小單元均設立獨立的淘汰豬臺,由生產人員將豬運至淘汰豬臺,再由專業處理病死豬人員通過淘汰豬臺把豬運到豬場外部病死豬交付中心,然后也利用獨立的上豬升降臺交付病死豬。注意,本系統和賣豬系統是分開的;同時豬場內生產人員和專業處理病死豬人員之間的人、車、物等均不得過界,更不得直接接觸。

      9、消毒系統。要求能方便快捷的進行清洗消毒。
      自從去年8月以來,全國養豬人員為了防控非洲豬瘟,弄得勞命傷財,為了節省人力財力,得到更好的防控效果,建議豬場按十大原則對豬場和豬舍進行適當的改造,重點在于遵守緩沖制度,場內人、車、物不和外界產生直接接觸。利用好安全小單元生產制度,讓損失降低到最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1:02,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望都县| 绥江县| 淮滨县| 扎兰屯市| 武清区| 天台县| 客服| 从化市| 凭祥市| 潞西市| 石柱| 碌曲县| 建阳市| 武威市| 沙雅县| 罗定市| 田阳县| 苗栗县| 太康县| 浦县| 恩平市| 辽阳县| 巴东县| 瓦房店市| 鄯善县| 昌乐县| 峨眉山市| 双峰县| 定安县| 湖南省| 绥中县| 和政县| 平凉市| 十堰市| 滕州市| 瓦房店市| 牡丹江市| 吐鲁番市| 泰州市| 渑池县|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