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46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蛋殼是如何形成的?破蛋、軟蛋多是咋回事?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9-1-28 20:21:5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蛋殼質量是蛋品質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蛋雞養(yǎng)殖的經濟效益。蛋殼的顏色、厚度、強度及韌性等是衡量蛋殼質量的重要指標。現(xiàn)在向大家分享關于蛋殼在體內的形成過程和影響蛋殼質量的因素。
        蛋雞養(yǎng)殖中,我們經常能遇見雞群破蛋、軟蛋等殘次蛋增多包括蛋殼顏色變淺發(fā)白等蛋殼質量下降的情況。蛋殼質量的好壞對于主要依賴銷售雞蛋來盈利的蛋雞場來說,無疑是影響巨大的。那么,蛋殼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問題導致了破蛋、軟蛋、白蛋增多?我們又該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圖片來自海蘭公司網站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雞蛋是怎么形成的。母雞的生殖系統(tǒng)包括卵巢和輸卵管,而輸卵管由漏斗部、膨大部、峽部、子宮部和陰道部組成,從卵子成熟后到雞蛋產出的過程就是在輸卵管中完成的。卵泡成熟、破裂后釋放卵子,卵子(卵黃)被像喇叭口一樣的輸卵管漏斗部接納,接著進入輸卵管最大的部位膨大部,然后下行到形成雞蛋蛋殼的子宮部,最后進入陰道部產出體外。
      雞蛋中的內濃蛋白、卵黃膜和系帶在漏斗部形成;而膨大部是雞蛋中蛋白最主要的合成場所包括內稀蛋白、外濃蛋白和外稀蛋白;峽部則形成蛋殼殼膜,分為內殼膜和外殼膜;
      而雞蛋的蛋殼則是在子宮部形成:蛋殼膜在子宮部膨脹變得緊致,水分通過蛋殼膜使蛋白體積翻倍,然后流經子宮血液中的鈣等形成蛋殼需要的物質沉積到蛋殼外膜上而形成蛋殼;成形的雞蛋進入陰道部而被產出。具體蛋殼形成的機理這里就不探討了。
                                                                                              圖片來自網絡
      再來看看蛋殼構造。蛋殼從內到外分為:乳頭層、有機基底層、水晶柵欄層、垂直結晶層、色素層和角質層。每一層在蛋殼形成過程都起到各自的重要作用,如果出現(xiàn)問題都會影響蛋殼質量:乳頭層參與啟動蛋殼鈣化過程,其分布出現(xiàn)問題會導致蛋殼結構出現(xiàn)問題而使蛋殼硬度下降;
        有機基底層為鈣鹽的結晶化提供網格狀結構,促進鈣結晶化形成柵欄狀的構造,使蛋殼變硬,所以這一層出現(xiàn)問題,即使有足夠的蛋殼厚度也會影響蛋殼強度使蛋殼更易破損;水晶柵欄層是由濃密的鈣結晶物(96%的碳酸鈣及少量的磷酸三鈣和碳酸鎂等)形成柵欄狀,主要決定蛋殼的厚度,如果出現(xiàn)問題就會出現(xiàn)薄殼蛋甚至軟蛋;
        垂直結晶層雖是水晶結晶層外一個較薄的結晶層,但能使蛋殼表面更加堅硬、平滑;色素層是色素沉積于垂直結晶層和角質層形成的,如果出現(xiàn)問題使蛋殼顏色變淺;角質層是蛋殼的最外層,主要負責使蛋殼表面光滑有光澤。
                                                                       圖片來自海蘭公司網站
      從上面的內容就可以看出,影響蛋殼質量的因素主要有營養(yǎng)、疾病和應激等。
      影響蛋殼質量的營養(yǎng)主要是鈣、磷、維生素D,其次是蛋白質(氨基酸)和鋅、錳、銅、鐵等微量礦物質元素,維生素B6、維生素K、煙酸、維生素C等維生素也對蛋殼質量有一定影響。
      鈣是蛋殼主要的成份,不僅決定了蛋殼的厚度也能決定蛋殼強度;磷則決定了蛋殼的韌性和彈性;維生素D對鈣、磷的吸收和代謝起到關鍵作用;鎂、鋅、錳等礦物質元素、維生素K等維生素和某些氨基酸在鈣的吸收、轉運和骨髓基質轉換方面發(fā)揮重要作用。
      對于蛋雞來說,除了水之外的營養(yǎng)物質主要依靠飼料提供,所以飼料的品質對對蛋殼質量具有重大影響。蛋殼中的鈣主要來自飼料及骨骼:鈣的供應主要由飼料補充,產蛋雞自身也會調動骨髓中儲存的鈣用于蛋殼的形成。
      每生產一枚雞蛋需要消耗2—2.5克的鈣產蛋雞:有研究表明,一個重57.60克的雞蛋蛋殼平均重5.18克,含鈣2.02克,就需要飼料鈣3.98克,如果年平均產蛋率為70%,則平均日需供給鈣2.79克,加上維持需要的鈣和蛋內容物的鈣,日需鈣約3克,因此飼料中鈣含量多達3.25%~3.50%。
      另據研究,產蛋雞飼料鈣為3.6%時,蛋殼中的80%的鈣由飼料提供,20%鈣由骨骼提供;當飼料鈣只有1.9%時,30%~40%的鈣由骨組織提供。
      所以有人說,蛋雞的產蛋過程,就是一個結構骨消亡的過程,最終只剩下一個脆弱的骨骼。若能在后備期發(fā)育出一個良好的骨架并在產蛋期維持骨架健康,不僅能極大的減少破蛋、軟蛋等殘次蛋,也能延長高峰期和產蛋周期。
      也要適當,因為鈣或磷都會制約對方的吸收與利用。鈣與有效磷推薦最適比例為9~12:1。
      鈣磷比列不當時,不但蛋殼質量下降,有時會產生軟殼蛋或無殼蛋,蛋雞常常會軟弱無力,甚至還會發(fā)生佝僂病和軟骨癥。據研究,0.30%的有效磷和3.5%的鈣可使雞獲得最大產蛋量和最佳蛋殼質量。所以,如果飼料中鈣缺乏或鈣磷比例不當會嚴重影響蛋殼質量,導致破蛋、軟蛋及白蛋增多。
      大部分地區(qū)飼料中的鈣主要來自石粉,所以石粉的含鈣量、粒度等對蛋殼質量的影響非常大,一般要求石粉含鈣量要高于36%,而且氟及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不得超標,否則都會嚴重影響蛋殼質量。
      有人認為粒度小的石粉容易被消化,其實相反,石粉粒度較大的顆粒在消化道停留時間較長有利于鈣質的吸收,當然粒度太大也不可以,所以新版《海蘭褐商品代蛋雞飼養(yǎng)手冊》中要求產蛋期飼料的石粉2--4毫米的顆粒要在50%以上,中后期達到55--60%。
      另外,開產前后是雞往骨骼中儲存鈣源的重要時期,所以添加石粉不能過慢,一般要求在產蛋率5%時石粉要添加到高峰期飼料的比例,否則產蛋前期和后期就容易出現(xiàn)較多的破蛋、軟蛋,甚至出現(xiàn)癱瘓或斷腿斷翅的雞。
      磷酸氫鈣的磷容易被雞吸收利用,而植物性飼料中的磷大部分以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不利于雞的吸收利用,雖然植酸酶可以將植酸磷轉化為可吸收的磷,但如果用過多的植酸酶替代磷酸氫鈣也會影響蛋殼質量,因為會減少磷酸氫鈣中鈣的提供量,而且磷過多會阻礙鈣的吸收利用特別是植酸磷利用率提高的產蛋后期雞。
      有的地區(qū)也在使用貝殼粉來提供鈣質,貝殼粉的鈣質溶解度較高易于被雞利用,但因其易被沙門氏菌、霉菌等污染所以要注意貝殼粉的質量,一般建議與石粉混用,推薦比例為貝殼粉1/3--1/2:2/3--1/2。
      維生素D的供給是否合適對蛋殼質量的影響較大,新版的《海蘭褐商品代蛋雞飼養(yǎng)手冊》中推薦的維生素D3添加量為3300IU/kg。雞利用維生素D3是先將其轉化為活性的25-羥基維生素D3,所以在飼料中加入適量合成的25-羥基維生素D3也改善蛋殼質量。
    鋅、錳、銅、鐵是影響蛋殼質量的主要微量礦物質元素,尤其是鋅和錳,利用生物學效價高的微量元素有利于減少破蛋率,提高蛋殼質量。據研究,蛋氨酸螯合鋅等有機微量元素對提高蛋殼強度的作用高于硫酸鋅等無機微量元素。
    飼料電解質平衡也是調節(jié)蛋殼質量的一項重要因素,因為飼料電解質可影響蛋殼的鈣化。要避免飼糧中氯化物水平過高,如可用碳酸氫鈉或碳酸鈉中的鈉替代氯化鈉中的鈉能有效提高蛋殼質量。
    綜上所述,如果飼料中的鈣、磷、維生素D等等營養(yǎng)素缺乏或超標,或比例不當,或原料品質不佳等等,都會使蛋殼質量下降。但是,在實際生產中,各種應激因素和疾病因素影響蛋殼質量的幾率更大,更易導致雞群出現(xiàn)破蛋、軟蛋、畸形蛋等殘次蛋增多包括蛋殼顏色變淺發(fā)白等蛋殼質量下降的情況。
      免疫、驚嚇等應激因素能嚴重影響蛋殼質量,特別是熱應激。熱應激造成雞采食量降低從而導致蛋殼變薄等,也會使為散熱而過度喘氣的雞呼出大量二氧化碳,致使血液PH值上升進而減少子宮部鈣離子和碳酸鹽的傳遞,影響蛋殼形成。
    幾乎所有疾病都會直接或間接導致蛋殼質量下降。影響蛋殼質量的各種疾病可分為兩大類:一是直接損傷輸卵管的疾病,如傳支、嗜輸卵管型滑液囊支原體感染、流感、新城疫、減蛋綜合征等等;二是影響營養(yǎng)素吸收與利用的疾病特別是胃腸道疾病,此類疾病一是影響鈣、磷等與蛋殼質量密切相關的營養(yǎng)的吸收,二是嚴重影響輸卵管的發(fā)育,如腺肌胃炎、球蟲病、壞死性腸炎等等。
    一般日齡越大的雞所產之雞蛋蛋殼面積越大(特別是飼喂高蛋白飼料的雞),而消化系統(tǒng)的功能又在逐漸減弱,所以破蛋越多,蛋殼顏色也越淺;蛋殼質量與遺傳因素也有關,正常條件下某些品種的雞蛋殼顏色要優(yōu)于其他品種,如羅曼褐等。
      如果雞群出現(xiàn)破蛋、軟蛋等殘次蛋增多包括蛋殼顏色變淺發(fā)白等蛋殼質量下降的情況,特別是突然大幅增多,主要還是要考慮應激和疾病因素。要加強飼養(yǎng)管理,為雞提供適合的環(huán)境,減免各種應激,做好各種疾病的免疫等防控措施。
    為雞提供全面、平衡營養(yǎng)的優(yōu)質飼糧對蛋殼質量也很重要,要注意飼料原料(如石粉等)的品質。還要根據雞日齡、溫度、季節(jié)、發(fā)育狀況等因素適當調整飼料配方,如產蛋中后期適當提高石粉的添加量(如由高峰期的8%提高至8.5--9%)等等。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lián)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發(fā)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lián)系我們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

    中國畜牧人養(yǎng)豬微信公眾號

    畜牧人養(yǎng)豬

    關于社區(qū)|廣告合作|聯(lián)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yè)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1:0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嘉县| 长治市| 彰化县| 平武县| 江源县| 广水市| 疏勒县| 昌平区| 乌兰浩特市| 托克托县| 五华县| 梁河县| 木里| 兴义市| 巴中市| 洪湖市| 靖宇县| 兴海县| 利辛县| 鄢陵县| 芜湖市| 河池市| 顺平县| 垦利县| 建瓯市| 德清县| 上思县| 汶上县| 建平县| 哈密市| 正定县| 巴青县| 台南市| 洪湖市| 手游| 桓台县| 平泉县| 邯郸县| 太仓市| 尉氏县| 南投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