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養殖過程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雞群中有部分個體出現掉毛現象,掉毛的主要部位在頸部和背部。雞掉毛的原因主要有皮炎(包括毛囊炎)、羽毛的結構與質地異常或變脆、羽毛更換以及啄羽等,而引起這些異常的誘因則是復雜多樣的,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微信圖片_20180503163830_副本.png (157.3 KB, 下載次數: 7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13 16:40 上傳
第一,營養問題
1、能量水平偏低
飼料中的能量水平偏低,導致雞的能量攝入量不足,從而引起羽毛脫落。飼料配方中存在低能量高蛋白的問題,是導致脫毛的主要原因。
2、蛋白質水平低
蛋白質水平低,特別是含硫氨基酸缺乏時,可直接影響作為羽毛的主要成分——角蛋白的合成致使 家禽特別是成年家禽出現羽毛大量脫落,有的甚至全身掉毛后,遲遲不能生長。病禽尾、頸背部羽毛脫落,常被其他同伴啄食,引起皮膚感染,甚至出現同類相殘,相互攻擊的啄癖。
3、食鹽含量過高
飼料中食鹽含量高會引起雞群的食鹽中毒。慢性中毒者,羽毛易脫落。
第二,環境問題
1、溫度
在高溫季節,雞為了散發體內的熱量,會出現少量掉毛的現象,但在新開產的母雞群內表現不明顯。
2、光照
頻繁地出現停電或忘記關燈、改變開關燈時間都會導致蛋雞產蛋率下降并引發脫毛現象。季節交替(特別是春夏之交)光照突然增強,造成雞的不適合應激,容易導致雞的啄毛而發生脫毛。
第三,養殖設備問題
我國目前普遍使用的雞籠主要是三層階梯式籠,雞籠的前網立絲的間距較小,當雞在采食和飲水時頭頸部伸出籠外的過程中頸部的羽毛常常與前網立絲摩擦,時間長了會導致母雞頸部羽毛折斷或脫落。相反使用竹籠的雞群羽毛較好。
第四,生理問題
蛋雞過了產蛋高峰期之后,體內雌激素的水平有所下降,產蛋雞會出現局部換羽的情況,尤其是在頸部和背部。春季開產的雞在進入秋季后會出現部分羽毛脫換現象。
第五,管理問題
1、喂料量不足
當產蛋雞每天的采食量受控制,長期不能飽飼的情況下會出現啄毛和掉毛現象。這種情況不一定伴隨產蛋率的下降,可能會出現蛋重略小。
2、缺水
長時間斷水,特別是在夏季,可造成嚴重的應激脫毛,并伴有產蛋量嚴重下降。
3、應激
在種雞的日常管理中如果某種較強的非病理性應激頻繁出現則會引起產蛋率的明顯降低并誘發換毛。
第六,疾病問題
某些疾病的發生往往伴隨掉毛的出現,如寄生蟲(雞羽虱/螨蟲)、病毒性疾病(流感等)。可以用荊防敗毒散,鹽酸左旋咪唑等。
荊防敗毒散_副本.jpg (307.14 KB, 下載次數: 80)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8-13 16:41 上傳
更多禽病咨詢 13639852867 李晨 QQ 20684439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