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38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豬經理人] 豬場要做到藍耳凈化,你該如何選擇?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8-5-28 08:56:2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豬職業經理人,微信ID:YZZYJLR2016   

    導讀

      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是由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母豬繁殖障礙和仔豬呼吸困難及高死亡率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傳染病。豬是唯一感染該病毒并出現臨床癥狀的動物。

      豬繁殖與呼吸障礙綜合征,或更流行的稱謂為“藍耳病”,依然是困擾養豬行業的主要疾病之一。該疾病自1980年首次被發現,數十年來不斷地被探討、學習與研究。因病毒的突變速度似乎比發現解決辦法更快,所以藍耳病的管理和控制仍然是最難以操作的。


      毛囊出血點密布全身,針尖大(圖4-141);背部皮膚密布鐵銹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圖4-142)

      藍耳病的爆發會給豬場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這些損失可能體現為繁殖障礙:流產率高、提前分娩造成弱仔和死胎數增多,延遲發情,這些都降低了母豬群的繁殖性能;


      也可能體現為保育階段呼吸系統疾病:咳嗽、肺炎、繼發感染副豬嗜血桿菌病和鏈球菌病等。美國愛荷華州立大學N.Gabier 的研究發現:藍耳病影響生長-育肥階段,使生長率下降接近20%,其中采食量下降7%、飼料利用率下降15%、每頭豬成本增加14美元/87元、育肥期延長25天。另一研究(Holtkamp等,2013)評估,美國養豬生產者因藍耳病每年造成的損失可達6.64億美元或41.2億元(人民幣),這是在普遍使用疫苗的情況下。


      為了能夠管理和凈化豬場內藍耳病,我們必須了解病毒的自然屬性。藍耳病的病原是RNA病毒,這種病毒突變速率快,因而很難研發出具有長效性、適用于所有受感染農場或地區的有效疫苗。研究發現,弱化的病毒活疫苗會出現毒力返強現象(Neilsen等,2001),一些疫苗實際上可能導致行業內藍耳病情況變得更糟。這種病毒還能引發長期的病毒血癥,受感染的豬會持續排毒60-100天。病毒還能通過鼻分泌物、精液、尿液、糞便、乳汁等途徑被排出,并可能在組織中持續存活200-250天。感染的母豬能夠將病毒傳染給仔豬,這些仔豬再不斷地向外界排毒,直到斷奶后轉入保育舍。這些病毒在冰凍的環境下能夠存活很長時間。

      PIC管理和維持很多藍耳病陰性農場,同時協助很多農場實施藍耳病凈化程序。不管何時,當農場請求我們提供藍耳病凈化支持時,我們在執行前會提出兩個問題:

      第一,如果我們在你們的農場成功凈化藍耳病,你們能保持藍耳病陰性嗎?這意味著,農場的每個人都有生物安全意識以阻止病毒入侵。你們嚴格地控制出入農場的運輸車了嗎?生物安全,并不僅僅是農場經理或獸醫的責任,農場所有的員工包括廚師、門衛等協調團隊都要有這個意識。在進入生產區前,一百個人中僅一人忘記更換衣服或洗澡,就能夠將病毒攜入豬舍,盡管已花費成千上萬的費用在圍欄、洗澡間、空氣凈化系統上;

      第二,你們有沒有連續不斷地提供藍耳病陰性種豬的種源,即后備母豬、公豬和精液?我們問這些是因為我們有成功凈化藍耳病的方法。但若凈化成功后,因生物安全差,或攜入其他場的病源等原因導致已被凈化的病毒卷土重來,那我們所有的操作其實都是徒勞的。

      重點考慮是否具有可執行性。能做到藍耳病真正的凈化嗎?答案是十分肯定的。最好選擇完全清群/移走所有的豬只,清洗、消毒,以藍耳病陰性種豬建群,這是最簡單、最容易、最快速、最安全以及風險最低的方法,但因成本昂貴,并不是所有的農場都選擇這個方法。其它可行性的方法就是閉群。

    采用逐漸(部分)清群/建群凈化藍耳

      逐步清群/建群的理論依據:個體豬體內攜帶的藍耳病病毒會隨時間逐漸死亡。如果排出病毒無法找到可感染的新個體并完成復制,到此排毒過程最終結束。早期感染并康復的豬,對同型毒株會產生免疫力。通過逐步清群/建群進行藍耳病的凈化,雖然不易操作,但有一些簡單的原則,盡管執行也非易事:

    1、引入替換的藍耳病陰性后備母豬

    2、使母豬群PRRS 免疫力處于穩定狀態

    3、斷奶時生產出藍耳病陰性仔豬

    4、轉運藍耳病陰性豬到保育舍和育肥舍

    母豬群穩定/引種藍耳病陰性后備母豬

      前兩步,我們需要同步執行。前面已討論過:希望病毒在農場內逐漸死亡,意味著沒有新的個體被病毒感染,這樣會加快病毒凈化。立刻引進同樣多的后備豬,用于農場封閉后的生產安排。因此自閉場之日起,200天內不再運輸新豬,這就需要一次引入年齡跨度很大的后備母豬。我們將驅趕感染豬到農場內未感染藍耳病的區域,使農場的所有豬均受到感染,通過良好的適應程序,確保所有的后備母豬接觸病毒。


    斷奶藍耳病陰性仔豬

      一段時期后,我們通過實驗室PCR技術,診斷新生弱仔是否仍存在毒血癥。我們確定新生仔豬或斷奶仔豬的藍耳病PCR檢測陰性后,便可將這些豬轉運到干凈、消毒的保育單元。

    轉運藍耳病陰性豬到保育舍和育肥舍

      對于多點式飼喂的生產體系,保育單元是分布在不同區域的,我們只需要連續不斷將斷奶豬轉出農場。但保育單元和母豬單元坐落在一起,我們需要建立空擋期,如1個月內停止配種,或將妊娠一個月的母豬移出農場,或將斷奶一個月的仔豬轉到外面的場。

      定期的監控藍耳病病毒,判斷母豬群健康狀況。所有的母豬PRRS抗體陽性,表明母豬群是穩定的;診斷保育后期的仔豬藍耳病抗體陰性,表明病毒的凈化已成功。這些意味著,在喪失母源抗體保護的條件下,這些仔豬并未受到病毒的侵染。

      在至少4個月的血清學診斷中,仔豬均為陰性,這時這個農場就可以被稱為藍耳病陰性農場。將所有早感染的母豬移出母豬群,長期(至少2年)所有診斷檢測均為陰性,有些人稱這樣的農場才是真正的藍耳病陰性場。

      我們要時刻謹記:藍耳病毒易發生突變。不管農場的母豬全群是否已對最新爆發的藍耳病產生免疫,還是農場已全群替換且所有的豬均為藍耳陰性,這些農場仍易受到不同病毒毒株的感染并爆發藍耳病。這意味著:我們必須確保時刻執行生物安全程序,保護我們的農場。

      在未來,養豬行業需要疫苗以更有效地抵御藍耳病,這種類型的疫苗將對現有的所有藍耳病病毒和未來突變的病毒都有交叉保護作用,最好研發有標記能力以區分疫苗免疫的動物和受感染的動物。新豬場的建造應該慎重考慮兩點式飼喂、三點式飼喂體系,這種體系的母豬舍、妊娠舍、產房與保育舍、育肥舍是隔離開的,當需要進行疾病凈化時,管理和控制更方便執行。保育舍和育肥舍通常是母豬感染藍耳病病毒的蓄水池和源頭。對于一點式的豬場,合作緊密,執行的方案也幾乎一致,如果有免疫計劃,而周邊相鄰的農場使用相同的疫苗,能夠幫助降低突變,降低新型病毒發展的機會。


      這個行業希望有始終值得信任的產品和方案來徹底地控制藍耳病,但這仍需要花費更多年或數十年的研究來打敗藍耳病。因此,目前控制藍耳病最好的方法是凈化它,使其不會存在于你的農場內。但任務十分艱巨。

    資料來源:PIC中國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9:50,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敏县| 新营市| 温州市| 怀化市| 西充县| 福清市| 延川县| 克山县| 荆州市| 洪泽县| 北宁市| 乐业县| 湖州市| 永康市| 莒南县| 迁安市| 新丰县| 凤凰县| 武山县| 永修县| 班戈县| 兰西县| 比如县| 合江县| 滦南县| 巴楚县| 万荣县| 原平市| 枣庄市| 海城市| 阳江市| 建德市| 保德县| 镇雄县| 石林| 三门县| 夏邑县| 塔城市| 梅州市| 敦煌市| 黎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