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養豬業的規模化的迅速發展,母豬流產現象在各大養殖場越來越突出,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飼養管理好妊娠母豬的基本任務是保證受精,妊娠早期是胚胎存活的關鍵時期,提高受精卵的著床率對于減少胚胎損失,增加窩產仔數十分重要。妊娠前期是受精卵附植期也是妊娠母豬飼養的第一個關鍵時期,該階段主要目的是安胎。
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個安胎神器——“music”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動物同人類一樣,具有復雜的神經系統,對音樂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嗎,音樂能影響動物的情緒,影響動物的免疫功能等等。
豬的聽覺相當發達,豬的耳形大,外耳腔深而廣,即使很微弱的聲響,都能敏銳地覺察到。
豬的聽覺范圍與人類相似,比人聽到的音頻略高,豬能聽到的頻率范圍(42Hz~40.5KHz)之間,最佳靈敏度區域(250Hz~16KHz)。
1.jpg (41.08 KB, 下載次數: 147)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21 09:39 上傳
大量的研究證明音樂通過聽覺器官產生信號,作用于動物的大腦邊緣系統及腦干網狀結構,調節大腦皮質,對內臟活動及情緒等起到協調作用;同時通過神經中樞改善機體內分泌,起到鎮痛、減緩疲勞與緊張、降低焦慮情緒、緩解應激等一系列作用。
2.jpg (75.06 KB, 下載次數: 149)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8-5-21 09:39 上傳
那么不同類型的音樂對安胎效果會有什么不同呢?
抒情類音樂和古典類音樂(推薦《小夜曲》、《高山流水》、《安靜的午后》)對促進母豬進食量的效果顯著,使母豬食欲增高,對飼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增強。既能保證母豬攝入能量充足,又可以使胎兒得到充分發育。
另一方面搖滾音樂和豪放壯音樂的播放,會使母豬神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對進食效果不佳。而且長期暴露于噪音環境中時,聲音刺激會導致心跳加快、皮質醇水平升高、血液循環加速,不利于安胎。
小貼士
音樂播放的時間建議在早上6點到下午5點,在豬開始活動就放音樂,防止豬發生應激。
適當的音樂有助于提高動物福利水平,提高動物健康狀況,減少抗生素、飼料添加劑的使用。動物的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的提高,也有利于減少疾病的發生和蔓延。
音樂在其他方面的應用效果也是很顯著的,例如生產性能、應激水平、行為等。可以有效提高斷奶仔豬平均日增重10.07%,飼料利用率提高5.76%、緩解斷奶應激減少仔豬間的攻擊或咬斗行為,增加仔豬的趴臥行為,平均臥息時間提高7.74%,活動時間下降5.26%。
(數據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學位論文“音樂類型和音量對斷奶仔豬福利水平的影響”)
這組數據還是蠻驚人的,這也是國內某些大型豬場都在用的原因吧!
作者: 梁春娥 來源:PSY應用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