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87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熱應激對母豬繁殖性能的影響及防控措施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8-5-21 09:22:2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熱應激的概念在 1936 年由加拿大人提出,熱應激是指動物應對高溫環境所做出的自身綜合生理反應。

    熱應激常使豬群表現采食量減少、少動、精神不振、增加飲水、呼吸頻率紊亂、免疫力下降、生產性能下降等癥狀。

    保證母豬繁殖能力是養豬事業健康發展的最有力措施之一。

    母豬的繁殖性能主要受非遺傳和遺傳兩大因素影響。營養、環境和管理屬于非遺傳因素。

    環境因素有瞬時性、多變性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可影響母豬的繁殖性能。豬是恒溫動物,汗腺不發達,有較厚的脂肪層,母豬個體較大,產熱多,散熱慢,當熱應激超過豬自身調節能力時,其生命機能發生不同程度的障礙,母豬的繁殖性能受到嚴重影響,甚至出現豬死亡的嚴重后果。

    母豬的繁殖性能受熱應激的影響,它可破壞豬自身的體熱平衡,降低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一、熱應激對母豬的影響

    母豬對環境溫度要求較高,高于23℃時,熱應激的不良反應便開始顯現;高于27℃時,母豬的繁殖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受損。熱應激對母豬的影響如下。

    1、熱應激導致便秘

    盛夏季節,高溫天氣導致母豬舍內溫度過高。當豬舍內溫度持續數日超過32℃時,可引起母豬的熱應激,導致母豬體溫升高,呼吸頻率加快,電解質代謝紊亂,體內水分喪失較多,又不能得到及時的補充,水鹽代謝紊亂而發生便秘。積蓄的糞便在腸道內發酵產熱,引起機體溫度升高及全身性疾病。

    同時,糞便異常發酵產生的毒素通過血液引發機體器官受損,從而導致子宮炎、乳房炎等各種炎癥。

    另外,糞便發酵產生的毒素以及引起的乳房炎都會通過乳汁導致仔豬下痢。發生便秘的母豬食欲不振、營養不良,泌乳質量下降,進而影響仔豬發育。便秘還會引起母豬精神萎靡或暴躁不安,容易咬死、壓死、夾死仔豬。

    長時間便秘或便秘癥狀嚴重時,可引起母豬脫肛甚至脫宮,導致產后母豬不能正常發情,甚至不發情,母豬的利用年限縮短,進而降低生產效率。

    2、對母豬內分泌的影響

    熱應激通過神經-體液調節,促進腎上腺素和糖皮質激素的分泌,提高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的閾值,使促黃體素和促卵泡素分泌減少,影響卵子的產生、成熟和排出過程,使排卵量減少;抑制孕酮和黃體的生成,影響胚胎的發育和成熟,使死胎數和木乃伊胎數升高。

    除此之外,外界環境的高溫可使母豬子宮內環境溫度升高,不利于受精卵的著床及發育。

    性激素在動物繁殖中起主導作用,一種動物的性激素分泌紊亂,將嚴重影響其早期發育狀況和后期的繁殖性能。

    熱應激對母豬內分泌的影響十分明顯,如不采取適當的應對措施,母豬的繁殖性能將受到巨大影響。
    3、對母豬發情時間的影響

    熱應激可影響母豬生殖激素的分泌,抑制雌激素分泌,使母豬的發情延遲。當氣溫高于 28℃時,經產母豬的配種時間可推遲 3~7 天,初配母豬甚至可推遲約 20 天,這與曾新福等的研究結果相符,即熱應激可使母豬斷奶后發情延遲。

    熱應激延長了母豬斷奶至發情的時間間隔,增加了母豬的空懷時間,極大降低了母豬的“利用效率”,直接增加了母豬的飼養成本,影響了豬場的經濟效益。



    4、對母豬受胎率的影響

    光照、溫度的差異可使母豬受胎率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其中,環境溫度的差異被認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高溫可導致母豬返情率達20%甚至更高。

    夏季,母豬情期受胎率在氣溫最高的7、8 月份最低,低于80%,隨氣溫下降有上升趨勢,冬季的受胎率大于 85%。

    母豬在春、冬、秋、夏4個季節的返情率依次升高,夏季的返情率比其他三個季節高。高溫天氣可以使母豬受胎率極顯著(<0.01)地降低,且氣溫與受胎率呈負相關。

    受胎率直接影響母豬產仔數,受胎率偏低,母豬的年產仔數隨之減少。
    5、對母豬產仔數的影響

    受胎率、胚胎存活率、精液品質可影響母豬的產仔數。卵子的產生、成熟、排出及運輸過程都受熱應激影響。

    研究發現,某豬群從2月份起平均產仔數和平均產活仔數上升,7 月份以后明顯下降,下半年各月份的平均產仔數普遍低于上半年,8月份窩產死仔數最高。7~9 月配種的母豬其產仔數及產活仔數比其他月份低。

    在6~10 月期間配種的母豬產活仔數和平均產仔數水平較低,且研究發現環境溫度每升高 1℃會導致大白豬的產活仔數和平均產仔數分別下降 0.020頭和 0.013頭。

    由此可知,熱應激對母豬產仔數的影響較大。

    6、對胚胎死亡率和分娩率的影響

    高溫易造成胚胎死亡率升高,使母豬返情率有上升趨勢,母豬產死胎數明顯上升與高溫有較大關系。高溫可降低母豬的分娩率,直接影響母豬的年產仔數。

    二、熱應激的防控措施

    1、改善豬群的飼養環境

    1)改善豬舍內空氣質量

    提高豬舍空氣質量對豬群呼吸道疾病的預防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溫天氣應采取通風換氣措施,降低豬舍環境溫度,增加豬群自身散熱。濕簾降溫系統、噴霧系統,配合風機,對豬舍內環境降溫有很好作用。

    2)供給充足清潔的飲用水

    在高溫環境中, 豬體內余熱的排出主要是經呼吸道揮發體內水分實現。 實踐表明, 給熱應激豬飲用 10~15℃ 的冷水可使采食量增加,飼料轉化率提高。



    2、熱應激環境下,改變豬群營養

    1)為了適當提高采食量,改變飼料配方

    較少的油脂就可使豬獲得較高的凈能,且使豬獲得較少的體增熱,因此可在飼料中添加 4%~5%的油脂。

    提高飼料的粗蛋白比例以提高飼料利用率。濕拌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豬群采食量,但一定要注重飼料質量。

    2)添加抗熱應激添加劑,提高母豬免疫力

    適當提高飼料營養水平,能幫助提高豬群免疫力。適量添加維生素 C 和維生素 E,能提高母豬的免疫力,增強抗熱應激能力,增加采食量。在飼料及飲水中可添加一定量的鹽類,保證母豬體內的酸堿平衡。
    3、加強管理,應對豬群熱應激

    1)改變豬群的飼養密度和喂食時間

    飼養密度不宜過大,合適的飼養密度有利于豬體散熱,及時淘汰老、弱、病、殘豬,降低飼養密度,可降低豬舍內溫度。

    早晚溫度相對較低,采用早晚飼喂法,有利于豬的進食。

    2)對母豬的配種時間和運動時間做適當調整

    適當運動對保持和提高母豬的繁殖性能有重要意義。母豬運動時間和母豬受精時間都盡量在早、晚進行,與飼喂時間協調好。

    3)保證豬舍有合格的衛生環境

    保持豬舍清潔對防止病原微生物繁殖有較大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母豬不受產后子宮內膜炎的侵害,抑制大多數高熱性疾病的發生;
    合格的衛生環境對初生仔豬也是一種有效保護。

    4)加強母豬疫病防控

    針對豬場的實際情況,按照科學的免疫程序進行免疫接種,預防豬病的發生。打疫苗應盡量避開溫度較高的時間段,可在早、晚進行,避免熱應激對豬的影響。按期對豬舍用具、工作服進行消毒。



    三、小結

    綜上所述,夏季高溫帶來的熱應激可對母豬的繁殖性能產生較大危害,造成種母豬的內分泌紊亂,發情推遲,受胎率、分娩率降低,產仔減少,胚胎死亡率升高;

    因此,有必要了解熱應激對母豬的危害,通過增加設施、加強管理等綜合措施達到預防效果,促進母豬的健康高效養殖。

    來源:養豬網
    錄音:小花   編輯:袁媛    校對:袁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4:5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村| 云林县| 通许县| 平乡县| 手游| 商都县| 慈利县| 康乐县| 壤塘县| 馆陶县| 雅安市| 定安县| 西华县| 来凤县| 沙河市| 城固县| 浮梁县| 英吉沙县| 绿春县| 新巴尔虎左旗| 崇明县| 比如县| 凉城县| 泰安市| 米脂县| 牙克石市| 松潘县| 鄂温| 北碚区| 新干县| 大名县| 会昌县| 日照市| 九龙坡区| 张北县| 星子县| 农安县| 清徐县| 汉阴县| 苍梧县| 迭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