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雉日齡120天以后就轉入成雉。此齡期為成雞的生長發育、性腺成熟、交配產卵時期,需要采取科學飼喂,以滿足育肥、交配產卵的需要。
?。?)飼喂:成年山雞的營養需要基本同家禽,需要喂飼全價配合飼料,另加微量元素0.5克。為了促使產蛋率上升,增強抗病力,在日糧中需加20%~25%動物性飼料,同時在每100千克飼料中另加微量元素0.5克,多維素0.2克等,日喂4次。日糧中還要添加砂礫、貝殼片、骨粉等配成“保健砂”供種雉自由采食。成雉繁殖準備期是低蛋白日糧向蛋白日糧飼喂的過渡階段。休產期要求飼料含蛋白質18%~20%。但對于經過休產期的雌雉在產蛋前半個月進行短期限飼喂,防止采食多腹腔內脂肪蓄積而影響性能。在產蛋期除喂全價飼料外,要求日糧中粗蛋白含量20%,可用蛋雞配合飼料加適量優質魚粉、蛋氨酸、維生素E粉、微量元素和多維素等,還要不斷給予清潔的飲水。
(2)密度分群:成雉體型較大,活動范圍廣且好斗,飼養地不宜過小,群體不宜過大,一般每群以30~50只為宜。飼養密度以1~2只/米2為宜。成年雉飼養以大籠網散養為佳,可獲生長快、換羽好、產蛋早的效果,也可以大面積低密度籠網飼養。
成年雉平時雌雄分群飼養,只有到翌年2月繁殖季節才進行合群。繁殖群的大小要合理,繁殖種雉每群以25~50只為宜,雌雄比例以4~5:1為宜。避免多雄爭配同一雌雉現象,過多地消耗體力而影響交配和種蛋受精率,或雌多雄少,出現漏配現象而降低種蛋受精率。當雌雄合群后,雄雉會在整群雉中爭做“王子”雉,雄雉經互相爭斗,勝者的1只雄雉便為雉群中的“王子”雉。此時要保護好“王子”雉,不要輕易更換“王子”雉,以免雄雉中再次發生爭做“王子”雉而相互激烈地斗爭。為了避免“王子”雉獨霸雌雉,不讓其他雄雉與雌雉進行交配而影響種蛋的受精率,可在雉舍內設置用若干塊木板或樹枝等物,以遮擋“王子”雉的視線。如發現有的雄雉只斗架不交尾,或無交尾能力的不可作種用。
?。?)光照:適宜的光照,刺激腦下垂體前葉,可以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促使雌雉性成熟后多產蛋。也有助于雄雉精液的生成和分泌量的增加,如果光照不足,就會影響雉的產蛋量和種蛋的受精率。但光照過強,也會使種雉煩躁不安,打斗啄癖增加,會影響其性欲,也會影響產蛋量和受精率。產蛋期每天光照由原來的每天10~14小時,逐漸增至17~18小時,白天可以利用自然光照,夏季為避免強光直線,窗口應加稀疏通風草簾,網頂蓋樹枝或編織物遮蔭。晚上要給予一定時間的人工照明,要求亮度偏弱,不宜超過10.5勒克斯,切忌光照時間忽長忽短,光照亮度忽強忽弱。推薦 獸藥代理 :www.1866.tv
?。?)管理:平時要注意飼養場的安靜,不要驚擾,尤其在繁殖期間不要大聲喧嘩,噪音干擾和外人參觀,防止驚嚇騷亂其正常生長,產蛋和疾病的傳播。產蛋期一般處在春、夏季節,尤其春季氣溫回升,日照時間長,新陳代謝旺盛,是成雉性欲旺盛、提高雌雉產蛋量和配種能力的關鍵時期,除保持日糧中的一定營養水平,尤其注意日糧中對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補充,以保證其正常的產蛋量和受精率。但春季的氣候多變,雨水多,雉舍易潮濕而易發生和流行疫病,所以要注意防潮和搞好飼養場的清潔和衛生防疫工作。每天要求清掃和定期消毒飼料槽、飲水器和舍場,分群時用新城疫I系苗接種,減少疫病發生,夏季氣候炎熱,應注意雉舍的通風換氣,用樹枝或編織物蓋網頂上遮蔭。中午炎熱可用舍頂及墻壁噴撒冷水降溫;秋冬季節(9月至翌年2月)為非繁殖時期,對產蛋量和飼養的經濟效益直接造成損失。必須通過調整配料的配方和改變環境條件提高其生產性能,增加產蛋量,如采取提高日糧的營養水平,補充人工光照和冷天保暖等反季節生產措施,可使成雉提高產蛋率。每年元旦前后,還要對產雉群做好選留分群工作。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