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42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頤和論壇-第五屆動物營養與健康養殖峰會4月16日上午精彩看點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8-4-17 09:50:3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張宏福研究員致詞

    中國飼料行業信息網楊紹坤總經理致詞

    主持人:農業部華南動物營養與飼料重點實驗室主任、廣東農業科學院原院長 蔣宗勇研究員

    報告專家:中國工程院 印遇龍院士

      報告主題:《豬飼料精準營養與質量》

      主要內容:

      ㈠實施精準營養的重要性

      新時代下,研究豬的精準營養不僅是為了解決豬生長速度快慢的問題,更要解決環保的問題。當前各地因環保問題所導致的“禁/限”養措施已嚴重干擾了生豬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㈡精準營養的核心概念

      概念:精準營養也稱精準飼養,是基于群體內動物的年齡、體重和生產潛能等方面的不同,以個體不同營養需要的事實為依據,在恰當的時間給群體中的每個個體供給成分適當、數量適宜飼糧的飼養技。

      必需要素:
      1.準確評定飼料原料中可利用營養物質含量;
      2.動物營養需要量的精確評估;
      3.限制營養過量的平衡日糧的配方設計;

      精準營養的核心技術難點:

      動物體內合成代謝和分解代謝的動態變化,只有在保障動物正常生理活動的情況下將分解代謝降到最小,才能獲得最佳的合成代謝(養分沉積)。

      ㈢精準營養的實現

      1.精準測定飼料原料可利用養分

      飼料原料的產地、批次、加工和儲存方式等導致原料營養成分變異,實際生產中基于飼料原料營養數據庫的數據以及實驗室的濕法概略養分分析數據并不能實時反應每個批次原料的營養價值。

      1.1采用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結合目前已有的商用飼料原料營養成分數據庫可在數分鐘內準確評估飼料原料的營養價值。

      1.2企業可以建立自己的基于近紅外光譜的原料和成品料營養成分數據庫,便于實時測定和校正飼料原料和成品料之間的養分變異,減少生產配方失真的發生率。

      2.精準測定豬對養分需要量
      目前公開發布的營養需求并不是在豬的維持需要處于最優的狀態下獲得的,還可繼續優化。

      3.精準配方

      精準配方的必需要素:
      (1)精準測定飼料原料可利用養分
      (2)精準評定豬對養分需要量

      精準配方的可操作性:
      (1)持續優化理想氨基酸模式
      (2)營養需要量的精細化

      4.精準飼喂

      根據豬的消化生理,設置恰當的飼喂次數及采食時間間隔。
      根據體重分組飼喂:
      第一、大群飼喂;
      第二、自動飼喂系統會根據豬的體重將其自動分到不同的欄中;
      第三、每個欄的自動飼喂系統會把體重高的豬自動送進下一個欄。

      精準智能飼喂:

      能夠降低氮攝入25%,磷攝入29%,且降低氮磷排泄近40%,這相當于每頭豬少用23kg的豆粕,少用0.6kg的磷酸鹽,綜合計算每頭豬大概8美元效益(Pomar et al., 2007, Pomar et al., 2011)。

      5.精準生產管理

      系統化思維:
      (1)母豬及商品豬各階段縱向系統實施營養和管理;
      (2)橫向考慮環境條件、品種、疾病、營養、胎次,制定科學策略。

      數據化思維:
      第一、現場記錄數據、檔案和報表系統;
      第二、完整、精確數據基礎上的精準的營養管理和飼養管理;
      第三、有自己實際條件下的營養標準,設計更精密的配方及飼喂方案。

    報告專家:動物營養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務副主任 張宏福研究員

      報告主題:《新時代畜牧業綠色發展方向》

      主要內容:

      ㈠新時代態勢——綠色發展

      1.十八大以來政策引領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作用;推進農業現代化,提高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水平;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2.發展的方向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第一、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第二、生產體系;
      第三、經營體系。

      ㈡綠色發展的技術方向

      1.畜牧業邁入4.0時代

      2.綠色健康養殖的內涵
      2.1畜禽健康
      2.2生產高效
      2.3產品優質
      2.4環境友好、養分循環
      2.5過程控制(標準化)
      2.6“豬糧安天下”、“諸多肥多糧多”

      3.畜禽健康的核心是維護畜禽自身的免疫健康

      3.1畜禽舍環境因子對畜禽健康影響明顯
      物理因子:溫熱環境因子、光照、噪聲、PM、空間、欄舍、粉塵
      化學因子:O2、NH3、H2S、CO2、CH4等
      生物因子:舍內微生物
      情感因子:畜群結構、人等
      飼料、水
      環境因子非常復雜,畜禽生長、繁殖、免疫健康的環境需求及限值迥異,環境和動物的關系解析遠未清晰。

      ㈢結論

      1.把握時代脈搏、行業方向
      2.以研為用,結合實際,服務行業發展

    報告專家: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 曹興元副教授

      報告主題:《養殖業中抗菌藥物的使用——淺析獸藥殘留及細菌耐藥性問題》

      主要內容:

      ㈠食品動物與抗菌藥物

      1.食品動物養殖業的發展,抗菌藥物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1維護動物健康(動物福利)
      1.2提高動物產品產量和質量(食品安全)
      1.3防控人獸共患病/食源性疾病(公共衛生)

      2.我國是食品動物生產和產品消費大國,保障養殖業持續穩定發展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

      3.疫病是當前養殖業面臨的最大難題之一,畜禽細菌性疾病防治主要依仗抗菌藥物

      4.食品動物中使用抗菌藥物目的

      4.1治療疾病
      4.2預防疾病
      4.3促生長/提高飼料轉化率?

      抗菌藥物發現之初即用于動物疾病防治,國外50年代開始將抗菌藥物用作飼料添加劑,我國始于80年代初,目前常用的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有約10余種。

      5.常見養殖業中抗菌藥物濫用的情況

      5.1“飼料”加抗菌藥物
      5.2“中藥產品”加抗菌藥物
      5.3“疫苗”中加抗菌藥物防腐
      5.4抗菌藥物和抗病毒藥物組方使用
      5.5多種抗菌藥物聯合使用
      5.6動物養殖中使用人用重要抗菌藥物

      6.抗菌藥物使用誤區

      6.1抗菌藥=消炎退熱藥
      6.2抗菌藥預防所有感染
      6.3新、貴品種的療效優于老、廉品種
      6.4把抗菌藥物飼料添加劑視為“萬能”
      6.5一種或兩種抗菌藥物即可達到藥效的卻用好幾種

      7.規范抗菌藥物使用----養殖業亟需解決的問題

      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以及濫用,造成耐藥性菌株的迅速增加,抗菌藥物療效下降甚至對某些病原菌束手無策,導致大量疾病難以治愈,危害養殖業及食品安全。

      8.農業農村部重點實施促生長獸用抗菌藥物逐步退出工程

      8.1開展促生長人獸共用抗菌藥物風險評估工作,如金霉素預混劑等產品,計劃到2020年前完成清理退出工作;
      8.2開展促生長動物專用抗菌藥物風險評估工作,如黃霉素預混劑等產品,到2020年形成保留或退出的政策建議;
      8.3開展喹噁啉類抗菌藥物風險評估工作,如乙酰甲喹、喹乙醇、喹烯酮等品種,到2020年形成逐步退出方案;

      ㈡動物源細菌耐藥性

      1.養殖業大量、廣泛使用抗菌藥物,帶來了諸多問題:藥物殘留、細菌耐藥性、一定的環境污染

      我國畜禽養殖業過度使用/濫用抗菌藥物比較嚴重,引起的藥物殘留與細菌耐藥性問題突出。

      2.動物源耐藥菌/耐藥基因傳播途徑


      養殖場廣泛使用抗菌藥物,造成了動物源耐藥菌的大量出現與廣泛傳播,使養殖場成為了耐藥菌的重要發源地,動物成為了耐藥菌/耐藥基因的重要貯庫。

      3.動物源細菌耐藥性風險評估程序


      4.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動物源病原菌耐藥性快速發展,耐藥性現象嚴重

      ㈢建議對策

      1.制定動物源細菌耐藥性防控中長期規劃,指導和促進我國的動物源細菌耐藥性防控工作;

      2.推進獸藥分類管理制度,提高動物疫病診斷技術水平,合理使用抗菌藥物;

      3.加強動物性食品中抗菌藥物殘留和養殖環節細菌耐藥性的風險評估工作,重點評估人獸共用抗菌藥物和飼料中添加使用的抗菌藥物;

      4.提高動物飼養和管理水平,減少抗菌藥物使用;

      5.建議成立國家細菌耐藥性防控專家咨詢委員會,建立農業、衛生、環保部門防控細菌耐藥性的合作機制,共同應對動物源耐藥菌在動物-環境/食物鏈——人之間的傳播;

      6.國家應在科技和產業層面布局,加快抗生素替代技術和產品的研發;

      7.加強食品安全和抗菌藥物合理謹慎使用的宣傳普及工作,尤其做好對中、小養殖專業戶的宣傳與教育;

      8.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報告專家:潘可士瑪北美區技術經理 Dr. Victor Perez

      報告主題:《美國減抗養殖: 健康養殖的挑戰》

      主要內容:

      ㈠對于抗生素的使用,今時不同往日

      1.法規限制飼用抗生素的使用
      2.公眾關注抗生素的使用
      3.公眾對無抗產品的需求
      4.與疾病的對抗仍在繼續

      ㈡免疫的成本

      目標是在不影響免疫系統有效性的前提下,將先天免疫反應的頻率、時間、強度降到最低。

      ㈢如何替抗?

      1.診斷問題,確定具體的目標
      2.查明替代物(魔法、偽科學、科學)
      3.提問:作用機理、可加性、有效性
      4.聯系你所學習的知識,計算投資回報率
      5.腸道健康和小腸免疫


      6.植物營養素的重要作用
      6.1植物中存在的活性分子
      6.2植物和動物協同進化的結果
      6.3植物營養素是‘通訊’分子
      6.4不是抑菌,而是宿主調節反應
      6.5神經-內分泌和神經-內分泌-免疫

      ㈣總結

      1.無抗養殖可能會影響經濟效益
      2.替代抗生素需要整合多種技術
      3.植物營養素發揮宿主調節作用
      4.植物營養素的功效存在劑量效應
      5.一些甜味劑具有腸道效應
      6.一些活性分子具有加性效應,但不是全部都有

    報告專家: 湖南農業大學黨委委員、校長助理兼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 賀建華教授

      報告主題:《植物提取物研究及在動物生產中的應用》

      主要內容:

      ㈠植物提取物資源

      1.中國藥用植物資源

      全中國共有11,146種植物,其中主要藥用植物363種,年產量約1000萬噸,種植的藥用植物約400,000公頃,約有700個GAP基地提供高質量原材料,有上百家植物提取物企業。

      2.飼用植物的分類


      ㈡植物提取物的研究

      1.植物提取物研究的主要方向

      1.1分離提取方法和工藝
      1.2植物提取物的功能鑒定
      1.3植物提取物的實際應用

      2.幾種常見植物提取物中的主要活性物質

      2.1杜仲:右旋丁香樹脂酚、綠原酸、桃葉珊瑚甙、杜仲甙、杜仲素、綠原酸甲酯、香草酸;
      2.2黃芪:黃芪皂甙、黃芪多糖、黃酮;
      2.3甜葉菊:甜菊糖苷、萊鮑迪甙、萊鮑迪甙B、萊鮑迪甙C、萊鮑迪甙D、萊鮑迪甙E、杜爾可甙、甜菊糖雙苷;

      ㈢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應用

      1.植物提取物有效應用的三個關鍵點

      1.1復方配伍
      篩選原則:嚴格按照中藥四氣五味、歸經、升降浮沉、毒性、配伍等原則,并結合對植物有效成分的研究設計配方;
      配伍來源:
      A、《司牧安驥集》、《元亨療馬集》、《豬經大全》 等古籍
      B、根據名醫臨床經驗總結
      C、根據畜牧行業需求設計
      配伍確定:動物實驗
      乳仔豬控制腹瀉的關鍵策略:抗菌、抗病毒直接抑制或殺死病原微生物;提高免疫力,維持腸道微生態區系平衡,增強腸粘膜屏障作用;溫度、斷奶、換料、轉群及降低日糧抗營養因子,改善日糧消化率。

      1.2生產工藝

      根據不同植物特性,在選擇溶劑、時間、溫度、壓力、提取次數和料液等方面建立工藝標準,以獲得最佳得率、轉化率,最大限度保留有效成分,保證有效成分活性和產品功效。
      濃縮前后,都須經三層篩網過濾及離心機除雜,除去大分子雜質、重金屬及殘留,確保產品的安全性。

      1.3質量控制


      ㈣植物提取物的發展前景

      1.提升飼料安全性

      隨著農業部對抗生素的使用限制越來越嚴格,植物提取物已成為替代或部分替代抗生素的最佳產品選擇。

      2.打造產品差異化

      在同質化嚴重的市場背景下,植物提取物將以替代抗生素、提升免疫、調節采食、驅蟲、提高繁殖性能和肉質風味等優勢,幫助飼料企業打造高品質、差異化的商品飼料產品。

      3.功效科學精準

      植物提取物相比粉碎物,組分確定明確,作用機理清楚, 使得應用到飼料生產與動物養殖中更為精準。

      來源:飼料技術匯 大濤 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系小編,立即刪除。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3:5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瑞昌市| 朝阳区| 云南省| 司法| 百色市| 蒲江县| 虹口区| 巩留县| 库尔勒市| 南充市| 台中市| 体育| 宁蒗| 科尔| 萍乡市| 唐河县| 大埔县| 漳州市| 驻马店市| 台中县| 洛隆县| 北安市| 新邵县| 西乌珠穆沁旗| 镇原县| 台湾省| 胶南市| 江都市| 镇江市| 镶黄旗| 永康市| 广西| 临高县| 富裕县| 米泉市| 沈丘县| 宕昌县| 南安市| 临湘市| 安图县|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