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8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養殖模式] PH對循環水產養殖的影響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8-2-26 14:46:0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養魚先養水,良好的水質對養殖的動物生存和生長是十分重要的。pH值是反映水體水質狀況的一個綜合指標,是影響魚類活動的一個重要綜合因素。pH值的過高或過低,都會直接危害魚類,導致生理功能紊亂,影響其生長或引起其它疾病的發生,甚至死亡。因此,在循環水養殖過程中,水環境條件之一pH的調控就顯得非常重要。

    PH變化對水產動物的影響及傷害
          通常,水產養殖動物能夠安全生活的PH范圍大致是6.5~9,而最適宜的范圍為弱堿性,即PH在7~8.5,淡水養殖的水體一般偏堿性,但PH超出9或低于5時,會直接導致魚蝦大批死亡。
          PH變化影響魚類對氧的利用程度,并降低低氧條件的耐受力;PH過高或過低時,都將提高其窒息點。在酸性水質條件下,大多數魚類對低氧耐受力會顯著減弱,魚類的攝食吸收率降低。很多動物在PH過高或過低時發育會出現不良情況。當水環境PH超過或低于其適宜生長范圍時,微生物的生長就會受到抑制,同時微生物的組成及比例也會發生變化。
          當PH過高,魚發生堿中毒,體表有大量黏液甚至可拉死;鰓蓋腐蝕損傷、鰓部大量分泌凝結物;水體存在很多死藻和瀕死的藻細胞。對蝦堿中毒時容易發生黑鰓病,繼而演變成爛鰓病,致使呼吸機能發生障礙,窒息死亡。

    PH的調控
    (1)偏酸性(pH<6.5)水質的調控。
    未受外界酸性物質污染的水體如過pH值偏低,一般與水體缺氧,有機物質偏多,水質過肥有關,因此水體pH值偏低是水質不良的表現,其調控方法如下:用生石灰全池潑灑提高pH值,一般用20ppm的生石灰可提高pH值0.5左右,生石灰還可補充水中鈣離子,提高水的緩沖力,起到殺菌防病作用。
    (2)偏堿(pH>9.5)性水質的調控
    一是根據水體多少使用明礬調節;二是用稀鹽酸或醋酸潑灑;三是或多施有機肥,以肥調堿;四是防治魚病時,不能用生石灰,宜用漂白粉和中草藥。

          總之,循環養殖水體pH值應盡量保持在7—8.5的微堿性才有利于生物的正常長發育,有利于飼料利用率,減少養殖動物排泄量,降低對水質的污染,節省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性能。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6:2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陕县| 习水县| 满洲里市| 沙湾县| 兰考县| 夏河县| 遂昌县| 北安市| 噶尔县| 固阳县| 沙洋县| 商水县| 资源县| 洪泽县| 历史| 扶绥县| 寻乌县| 肃北| 长岛县| 临城县| 乡宁县| 乡城县| 横山县| 阳泉市| 兴安盟| 抚顺市| 东光县| 松阳县| 洛南县| 延津县| 疏勒县| 乡城县| 大庆市| 伽师县| 赤峰市| 合川市| 伊宁市| 双牌县| 尚志市| 肥乡县| 武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