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肉雞飼料便消瘦的主要誘因及有效解決方案
在肉雞(包括快大型白羽雞、817雜交雞和三黃雞)養殖過程中,普遍存在飼料便甚至腸炎便的問題。根據一年多的養殖場走訪,無論南方還是北方,飼料便是造成養殖效益差的主要原因。由于養殖行業的加速整合,養殖場越來越規范,養殖水平及生物安全意識不斷得到提高,所以,烈性傳染病(流感、傳染性支氣管炎、新城疫、傳染性法氏囊病)的發病幾率在逐年下降,某些疾病在局部區域甚至有被凈化的趨勢。這些對于養殖場來說都是莫大的好事情。
福兮禍之所倚,在免于傳染病困擾的同時,養殖行業微利時代已悄然而至。現在已經不是能養雞就盈利的時代,而是要不斷提高養殖水平,降低養殖成本,讓“雞少吃多產”。主要包括,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量,提高飼料的轉化率。
u=258422002,1659370758&fm=27&gp=0.jpg (144.79 KB, 下載次數: 93)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2-22 10:50 上傳
在養殖場走訪發現,飼料便最早發生在雞苗7日齡前,多發生在10-30日齡,使用抗生素無效。飼料便多發的區域,腺胃炎的發病率也較高。雞病交流電話/微信/QQ 統一號碼:15726200639 張冬梅而養殖場的普遍解決方案是使用抗生素或中藥來治療腺胃炎。這往往治標不治本。通過了解養殖場使用飼料的情況發現,飼料中會有霉變的結塊,養殖場使用的飼料往往都超過了出廠半月以上,尤其是在育雛階段,雞只采食量小,飼料周轉慢。同時,飼料廠為了節約成本,甚至不添加防霉劑或脫霉劑。
根據在養殖場了解的情況,飼料中霉變產生的毒素會引起料便,所以建議養殖場1-7天堅持飼料里拌脫霉劑,配上富農同好腺胃炎藥,飼料便問題得到徹底解決,避免雞后期老中青三輩,毛多肉少,提高肉雞采食量,均勻度和生產速度。
本文章來源富農同好張冬梅,我們只做特效藥!更多雞病問題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