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雞大腸桿菌病是由大腸桿菌引起的。種雞場發生該病,直接影響到種蛋孵化率、出雛率,造成孵化過程中死胚和毛蛋增多,健雛率低。其臨診表現多種多樣,以引起敗血癥、心包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輸卵管炎、滑膜炎、大腸桿菌性肉芽腫、臍炎等病變為特征。多數情況下因受各種應激因素和其它疾病的影響,本病感染更為嚴重。
臨床癥狀:病雞的共同癥狀表現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羽毛粗亂,消瘦。侵害呼吸道后會出現呼、吸困難,黏膜發紺。侵害消化道后會出現腹瀉,排綠色或黃綠色稀便。侵害關節后表現為跗關節和指關節腫大,在關節和附近有大小不一的水泡或膿包。侵害眼睛時,眼腫脹,有黃白色滲出物。侵害大腦時,出現神經癥狀,表現為頭頸震顫,角弓反張。
三包.jpg (74.21 KB, 下載次數: 44)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17-12-18 10:07 上傳
解剖癥狀:眼觀心包炎,心包積液,心包莫混濁,內有滲出物與心肌粘連,纖維素性肝周炎。表現肝腫大,肝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滲出,纖維素性支氣囊炎,氣囊混濁,有纖維素性滲出物,簡稱“三包炎”。肉芽腫,主要在十二指腸、盲腸、腸系膜和肝臟等部位產生大腸桿菌肉芽腫,卵泡膜充血,變形,卵泡呈紅褐色或黑褐色。輸卵管充血、出血。公雞睪丸充血,交媾器官充血,腫脹。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