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227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魚病魚藥] 淡水魚腸炎的診斷和預防治療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12-13 11:10:4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腸炎是淡水魚養殖中比較常見的疾病之一,從魚種到成魚均可患病,尤其是草魚、鯽魚等吃食性魚類最易得病。此病在高溫季節多發,常與細菌性爛鰓病、赤皮病等并發,是養殖魚類中危害較嚴重的疾病之一。
         一、淡水魚腸炎的主要癥狀是:病魚肛門紅腫、凸出、下腹部松軟、鱗片脫落。嚴重者:輕壓腹部有膿液流出,病魚體色發黑、食欲減退、離群獨游、行動遲緩。常與爛腮、赤皮等病并發,解剖觀察病魚腸道腫脹,充血,而且危及養殖效果。
         二、淡水魚的腸炎一般分為四種:1、體內寄生蟲引起的腸炎:魚食欲不減,糞便通常是空心或分段的白便。2、消化不良引起的腸炎:魚表現為厭食或拒食,神態呆滯,有時伴有體色變暗或發黑,大多時間表現出離群,面壁狀態,糞便多數為散便,或膿樣白便。3、水質變化過大引起的腸炎:魚的表現是體色發黑、縮鰭、聚堆,糞便多為拖便,最長可達10公分左右。4、細菌感染引起的腸炎:此類腸炎魚的表現除了發黑、縮鰭和聚堆外,最大的特征是腹漲,是腸炎中最容易死魚的,糞便多為膿樣白便,也有拖便的。
         三、淡水魚腸炎的防治:
         腸道是魚類抵御病原菌的第一道屏障,養魚防病,首先要護腸。那么,我們如何來養護魚的腸道呢?
         要多注意觀察池魚活動情況,做到早發現早對癥治療;定期補注新水,給水體消毒殺菌,保持水質清新;投喂的飼料要新鮮,不要投喂腐爛變質、發霉的飼料;額外補充外源性膽汁酸,增謙魚體體抗力。
         膽汁酸是腸道的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當水產動物發生細菌性疾病時,會使用抗生素防治疾病,細菌被抗生素殺滅后會產生大量的內毒素。膽汁酸對內毒素是一個重要的化學屏障:①腸道內的膽汁酸可通過與內毒素的結合而阻止其從腸道吸收入門靜脈;②膽汁酸為去污劑,已證明兩者在體外對內毒素脂多糖具有直接作用,而且膽汁酸可在試管內改變大腸桿菌內毒素,使其不再引起裂物凝聚,其機制可能為將內毒素分解成無毒性的亞單位或形成微聚物。因此膽汁酸可以減少內毒素對腸道、肝臟乃至整個魚體的危害。
         文章來源于山東龍昌動保官方網站。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14:1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普兰店市| 鄂托克前旗| 恩施市| 华宁县| 汕尾市| 崇义县| 磐石市| 那曲县| 神农架林区| 富阳市| 得荣县| 高雄市| 壶关县| 江达县| 侯马市| 义乌市| 大渡口区| 双柏县| 西城区| 阳原县| 安多县| 淳安县| 舞钢市| 科技| 阿拉善左旗| 周至县| 深州市| 民县| 乳源| 望奎县| 秀山| 沂南县| 浮山县| 肃宁县| 红桥区| 平陆县| 雷山县| 阿拉善左旗| 深水埗区| 嘉兴市| 衡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