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411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酮病的危害及膽汁酸在預防奶牛酮病、脂肪肝的作用機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12-7 11:15:10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奶牛酮病的定義:
    血酮即為β-羥丁酸(BHBA)、丙酮和乙酰乙酸的混合物。當奶牛的血酮升高到臨界值或更高時就會發生酮病,也叫高血酮癥。奶牛酮病可能出現的臨床癥狀為減產、采食量下降、干糞、快速消瘦等,嚴重時出現神經癥狀,如歪向一側、前沖臥欄、舔吮或空嚼等。
    酮病有原發性(一種病因)和繼發性(真胃易位后并發酮病)兩種,兩者不一定同步,亞臨床酮病常先發生。亞臨床酮病(SCK)是指無顯著生理癥狀但血酮超標,且可能產生不良結果,通常SCK臨界點定為血BHBA>1.1-1.4mmol/L 。典型的臨床酮病通常血液BHBA>2.5mmol/L,但有時也會變化,沒有明確的臨界值。臨床酮病不過是牧場酮病的冰山一角。
    二、奶牛酮病的生理生化特征:
    非酯化脂肪酸(NEFA)和BHBA循環濃度可以反映能量負平衡是否應對成功。NEFA反映體脂動員的程度。BHBA反映肝臟脂肪氧化(“燃燒”)徹底程度,兩個指標都是很有用的指示物。
    酮體是脂肪酸氧化不徹底的產物。但當肝臟的NEFA超過供能脂肪酸(乙酰輔酶A用于三羧酸循環)的完全氧化能力時,酮體就多出來了。酮體可作為肌肉葡萄糖的替代能源,節省用于泌乳的葡萄糖。然而,酮體無法產生等同于脂肪酸徹底氧化釋放的能量。而且酮體濃度會提高抑制采食。
    三種酮體可在血、奶和尿檢測出。但乙酰乙酸易揮發和不穩定,并且相當難測,因此不常用于測定酮病。酮體可分泌到尿中,濃度高于血液,因此與血酮相比,尿酮檢測缺乏特異性。奶酮濃度可以反映血清酮體濃度,但濃度僅為血酮的10%-15%。而BHBA是血酮的主要成分而且穩定性高,因此BHBA常作為測定血酮的主要指標。
    三、酮病對奶牛的影響:
    1、疾病
    產后第一周或第二周血BHB> 1.2-1.4 mmol/L常引起:
    真胃易位風險增加3-8倍;產后1周子宮炎風險增加3倍;亞臨床酮病風險增加4-6倍;產后4周亞臨床子宮內膜炎增加;乳房炎嚴重性增加且病程延長,但不影響發病率;對嗜中性細胞功能影響不確定(見后面細節);在60泌乳天數內淘汰率增加1.8倍。
    2、產量
    當產后第1周 BHB>1.2 mmol/L 或產后第2周>1.4mmol/L泌乳早期單產減少。產后第1周BHB>1.4mmol/L首次DHI測試產奶量減少1.9kg,產后第2周BHB>2.0mmol/L首次DHI測試產奶量降低3.3kg,產后第1周血清BHB>1.8 mmol/L 整個泌乳期產奶量減少超過300kg,與之相反,奶牛第2周BHB>1.0-1.6 mmol/L,整個泌乳期產奶量預計高出約200kg 。
    3、繁殖
    酮病會引起繁殖性能降低,這種影響的程度度遠超過我們的認知。值得重視的是產前產后健康會影響2月后的繁殖表現。產后前2周得過酮病的牛首次輸精妊娠率降低。
    泌乳早期血清BHB > 1.0-1.4 mmol/L會引起:
    子宮炎患病風險提高3倍;
    泌乳天數35天內子宮內膜炎患病風險提高1.4倍(細胞學子宮炎癥);
    泌乳天數63天內無卵泡(不發情)風險增加1.5倍(19%與13%);
    首次輸精妊娠率降低;
    產后前2周有1次或2次酮病的牛在泌乳天數140天內懷孕率降低;
    無酮病牛空懷天數平均為108天,而前1周或前2周酮病牛的空懷天數明顯增長(124天),前幾周都患有亞臨床酮病牛還會更長(130天)。
    四、膽汁酸在防治奶牛酮病和脂肪肝中的作用
    1、膽汁酸是膽汁的主要活性成分,它是動物體內膽固醇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固醇類物質,具有多重生物活性。在肝腸循環中,膽汁酸在乳化脂肪的同時,可以激活脂肪酶的活性進行脂肪水解,進而與脂肪酸等形成乳糜微粒,使脂肪酸得以透膜吸收,從而使脂肪酸能夠完全氧化供能減少酮體的產生。此外,返回到肝的膽汁酸可刺激膽汁的分泌,暢通膽道,消除霉菌毒素,細菌內毒素等有害物質,從而起到保肝護膽的作用,降低脂肪肝的發病率。
    膽汁酸作為一類無機鹽,24h內,瘤胃通過率可達75%。
    2 、膽汁酸作為信號分子主要通過FXR、SH、LXR和 SREBP-1C路徑來調控對肝臟脂質代謝的調控,從而達到降低肝脂的作用。
    (1)游離膽酸與FXR結合,控制脂肪酸合成比例,增加脂肪酸的氧化,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從而減少肝脂肪變性;
           (2)作為輔助因子,增強VLDL清除能力,將多余的甘油三酯轉運出肝外;
          (3)促進腸道膽汁酸循環,肝臟功能恢復,可改善腸外營養引起的肝臟疾病,即降低肝臟的脂肪變程度。
    (注:本文來源于山東龍昌動保官方網站,部分內容摘自Stephen LeBlanc博士在2017年拜耳奶牛峰會上發表的題為“酮病管理”的演講)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8 07:53,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乐都县| 静海县| 临沭县| 庆元县| 阜康市| 井研县| 灵川县| 玉树县| 红河县| 万宁市| 九龙城区| 张家口市| 阳江市| 天长市| 西峡县| 信丰县| 平泉县| 永泰县| 新巴尔虎左旗| 巴彦淖尔市| 兰坪| 巴彦淖尔市| 禄丰县| 商南县| 牙克石市| 光山县| 石台县| 江山市| 高邮市| 新蔡县| 阿鲁科尔沁旗| 建昌县| 和田县| 永顺县| 仪陇县| 金阳县| 新竹市| 彩票| 石景山区| 沅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