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花象柏 轉貼自:中國豬e網
這次豬發病死亡是歷史上罕見的,多數是中、小型豬場,也有大型豬場的。據說江西萬年縣有一個大豬場花費6000人民幣之多請人葬埋死亡豬,看來幾乎是血本無歸,損失慘重。至于血本無歸的豬場據說還不在少數。 該次豬病流行大約是今夏7月份開始發生,后來就連綿不斷,一波未了一波又起。看似自江西開始,接連涉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福建、廣東,后來又據說是河南、甚至是河北等地,殃及很廣的地域。 事出總會是有因的,決不會無故發生。 原因之一 育種:違背自然,無端改良是肇事的基石。人類總想要豬多而快地產生豬肉,這樣就在育種方面下功夫。這樣就選擇了豬的臀部,讓選育出來的豬臀部特別發達,據說那種雙肌臀的就是理想的品種。這是人類的一廂情愿。不僅如此,還要讓豬發育生長的特別快,以此來滿足人類的需要??傊祟惖挠粫兄咕车摹H欢@種欲望正在超越許可值,導致豬的抵抗力不能與豬的發育生長同步,形成了先天性免疫缺陷,所以很容易發生仔豬的早期夭折,特別是剛斷乳后最為危險,缺乏母乳的保護。更有甚者,豬的體形是臀部特別發達,整個豬形成前驅小,后軀大,差不多是等腰三角形,其底邊是臀部,頂角是豬頭。由于前驅不夠發達,致使胸部形成弱勢,這就能解釋為什么呼吸道病嚴重。呼吸器官就成了豬的軟肋,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原因之二 高密度生產:集約化養殖是現代養殖業的發展模式,由于高密度的生產以實現人類的理想,而違背豬性,窮極生產,結果豬的飼養環境給豬造成生活應急,對豬帶來極大的不適,對豬的抵御能力造成逆境,從而發生免疫抑制,這樣很容易染病。另外,由于高密度免疫抑制狀態的豬處于一室,給病原微生物得以乘機而入,病原微生物可以在這樣的豬群中感染傳播,其病原的毒力由此增強,每經過一頭豬,其毒力增加稍許,有如接力賽一樣,致使病原毒力越來越強。這樣強毒力的病原存在于豬業,只能給豬業帶來空前的威脅。 原因之三 免疫抑制性病原的存在:這里的起因又有可能要追溯到人類對豬的育種,人類改變了豬,那么豬對環境的適應能力也就在變化,這可能是難以避免的。微生物本來與豬等動物經過億萬年演變而共處一球,能彼此相安無事,保持睦鄰友好?,F代人類卻改變了如此美好的世界格局,將豬進行無端的改良,以滿足人的需要。但是我們并沒有相對應地改變現存的與豬共處的微生物哦。正如上述,豬的改良導致先天性免疫缺陷,本來能與豬彼此相安無事,保持睦鄰友好的微生物,這回就不講客氣了。正如滿清政府到了衰弱之時,連一個小小的葡萄牙都抵御不了,讓澳門給別人侵占了。就是這個理哦!彼此平衡與強弱,都是相對的和演變著的。我想,或許這些所謂免疫抑制性病原,原本根本就不是豬的大敵,只是豬的友好鄰居而已,現在卻常常侵擾豬了。豬呀豬,您就別怨它們了,您的氣只好灑在人的頭上了。 原因之四 濫用抗生素:與豬彼此相安無事,保持睦鄰友好的微生物本當是相互友好往來的,當然這鄰居中歹人確實是極少數。稍微不得已的情況下用一點抗生素都不打緊,打擊其中的歹人,也或許殃及幾個好鄰居,這也是難免的事。幾十年來,人類恐怕是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了,發展到濫用抗生素,其實你越用抗生素,情況只會更糟糕,越糟糕就越是歇斯底里地用抗生素。情況演變的更加嚴峻,幾乎到了盡頭似的。再這樣使用抗生素下去,差不多快要到找不到出路了。本來好好存在的微生物,你卻要濫殺無辜了。這不是逆反自然嗎?逆反自然的結果是導致天然耐藥細菌的瘋長。大量濫用抗生素,濫殺無辜相安無事的好鄰居紛紛在劫難逃,它們之中者或許害人、防人之心全無,其命運就只能討得個死亡下場。那些天然耐藥菌中不乏有害人、防人均有者。敏感的細菌死了,耐藥細菌就只好統治這天下了。它正在包圍豬群,危害與日俱增。更有甚者,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對動物機體帶來危害多多,打破了正常菌群的平衡、并損害了機體的免疫功能,同樣造成了免疫抑制。這回可以說是雪上加霜了。 原因之五 生態惡化:由于養豬造成環境的污染,這已不是料想不到的事了。我所目睹的幾個養豬戶,那豬場已不是人呆的地方,那是地獄,不僅是豬的地獄,也可以說是人的地獄。養豬人本來就是窮人,他們沒有更多的經費去改善養豬條件和環境,他們在生活中掙扎。誰不想發財,都想,但是他們不能。他們無助,他們在風險之中,他們難以為自己積累。只要沒有更多余的資金,他們就無法改善條件和環境,那么環境污染、生態破壞就是一件必然的事了。豬糞尿的無序排放,不能加以處理的排放,自然要殃及更多的外環境。豬的外環境惡化了,豬也就沒有好的生活場所,染病就永遠是天經地義的事了。 我們可以想象,只要人類在無端的違背大自然的法則,暴風雨式的災難隨時都會發生。該是人類醒悟的時候了!
作者簡介:花象柏(1939- ),男,江西撫州人,教授,主要從事獸醫病理教學與實踐。 康大夫搜集整理于中國豬e網豬豬日記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