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人憂天”,上小學時就記住了這個成語,可我竟不知道我也是“杞人”;孔子“君子不飲盜泉之水,惡其名也。”,可我竟然不知道所謂的“盜泉”就是距我家只有不足10公里的“道泉”;更讓人慚愧的是,我竟然不知與“坐懷不亂”的柳下惠也是同鄉。<br>“杞人憂天”的成語,在小學課本上就有,可我小學、甚至是中學的語文老師都沒有告訴我,我們也是“杞國人”,也許是不愿意做“杞國人”。<br>當我也當了語文老師后,我也沒有告訴我的學生們:我們就是杞國人的后代!不是不愿意做“杞國人”,而是我根本就不知道!<br>上中學時,就知道有“道泉”,但從未與孔子所言的“盜泉”聯系起來,也許是因為“惡其名”而被改為“道泉”了,可鑿“盜泉”的柳下跖卻是“盜亦有道”的“俠盜”,同時還是柳下惠的本家。<br>至于柳下惠,則是讓孔子及孟子推崇備至的“和圣”,孔子稱贊柳下惠“孝恭慈仁,允德圖義,約貨去怨,輕財不匱”(《孔子家語•賢君》),是“言中倫、行中慮”的高尚“逸民”。(《論語•微子》)孟子稱柳下惠是可為“百世之師”的“圣人”:“聞柳下惠之風者,薄夫敦,鄙夫寬,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也。”(《孟子•盡心下》)孟子又將柳下惠與伯夷、伊尹、孔子并稱為四大圣人,而“柳下惠,圣之和者也。”(《孟子•萬章下》)<br>我們都習慣了到遠方去尋找外來的“和尚”、去念“外來的經”,卻往往忽略了本地的“圣人”與“大道”!<br>我們天天在倡導要“熱愛家鄉”,可忘了去告訴我們為何要熱愛家鄉!<br>我們習慣去談我們的祖上曾經多么風光,而忘了我們有理由與條件應該超過我們祖上,而不是一味去抱怨祖上沒有為我們“積陰德”!<br>當我們去談“到遠方去,太近了沒有風景”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我們就處在風景之中,至少我們的祖上就已經讓這里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