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查看: 168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綜合] 【酶·好世界】首屆飼料酶制劑科技與產業發展大會圓滿閉幕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表于 2017-11-10 13:10:52 | 只看該作者 |只看大圖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首屆飼料酶制劑科技與產業發展大會圓滿閉幕

      首屆“飼料酶制劑科技與產業發展大會”于2017年11月7日至9日在廣州隆重召開。大會開幕式由孔平濤總經理主持,廣東省農業廳副巡視員吳秋豪致歡迎詞,華南農業大學馮定遠教授致開幕辭。學術與技術研討會部分邀請了麥康森、李德發、印遇龍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咼于明、吳德、林章凜三位長江學者,南北兩大上市農牧企業技術總監等30多位專家學者與技術精英,組織安排了28場專題講座、2場互動交流會、15個合作企業的展會。來自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飼料酶制劑生產企業、飼料企業、養殖一條龍企業、行業媒體等與會代表1000余名現場觀摩本次盛會。35000多名觀眾通過網絡收看了本次大會現場直播。

      研討會從飼料酶制劑上下游產品、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常規典型酶制劑應用技術精細化、新型酶類創新開發與應用,不同動物酶制劑應用技術差異化等多角度研討了飼料酶制劑科技發展現狀與趨勢;并從產業現狀的優勢與弊端探討了產業發展問題與趨勢。研討會期間,代表們研討積極、交流熱烈,創造了良好的學術研討氛圍。

      本次大會內容聚焦、特色鮮明、交流深刻,成果豐碩。大會的召開,給場內、場外學術與技術精英提供了一個交流學習的良好平臺,大大促進我國飼料酶制劑領域理論創新研究、新產品與技術創新開發工作的開展。

      大會得到了院士、學者、行業精英,19家企業的大力支持。參與單位精心組織,做了大量辛勤勞動,有力保障了會議取得圓滿成功。

    ▲圖:閉幕式現場(從右至左)


      姚  斌丨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
      馮定遠丨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
      孔平濤丨北京博亞和訊農牧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羅會穎丨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

      11月9日會議精彩分享


      11月9日上午主持人:青島蔚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飼料生物產品部徐雪梅總經理


      11月9日上午主持人: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副院長 陳寶江教授


      圖:林章凜 丨 長江學者,華南理工大學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院長
      《酶的分子工程》

      林教授和大家分享了酶的分子工程的發展方向,據介紹,酶的穩定性是可疊加的,而活性是不可疊加的,因此,從飼料酶制劑的熱穩定性切入研究是一個比較可靠的方向。另外,如果將酶制劑分子工程與高通量測序等技術結合起來或許可以找到酶制劑一些新的作用位點。

      林教授還從技術角度分析了細胞色素P450酶的應用進展和蛋白工程,對企業有很大的啟發。

      其中,過氧化氫在畜禽中的應用趨勢主要有:1)以肉雞為實驗動物,研究肉雞機體抗氧化作用,檢測肉雞的血液、肝臟、脾臟中CAT的含量;2)以豬為實驗動物,研究豬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及影響,關于腸道粘膜氧化還原反應的狀態研究居多;3)以魚為實驗動物,研究魚體的抗氧化能力,檢測魚鰓  肝臟 腎臟中CAT的含量。


      圖:陳寶江丨 河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副院長
      《過氧化氫酶的作用機制研究及應用探討》

      據陳教授介紹,酶促防御系統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過氧化氫酶(CAT)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等,這些酶的抗氧化作用主要通過三種方式:消除自由基和活性氧,以免引發脂質過氧化;分解過氧化物,阻斷過氧化鏈;除去起催化作用的金屬離子。

      其中,過氧化氫在畜禽中的應用趨勢主要有:1)以肉雞為實驗動物,研究肉雞機體抗氧化作用,檢測肉雞的血液、肝臟、脾臟中CAT的含量;2)以豬為實驗動物,研究豬機體的氧化應激反應及影響,關于腸道粘膜氧化還原反應的狀態研究居多;3)以魚為實驗動物,研究魚體的抗氧化能力,檢測魚鰓  肝臟 腎臟中CAT的含量。

      陳教授指出,目前過氧化氫酶的使用并沒有被納入標準中,未來還需加強對過氧化氫酶的酶活穩定性、應用效果穩定性等的深入研究。


      圖: 李新良丨 湖南尤特爾生化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
      《玉米阿拉伯木聚糖的高效降解酶》

      李博士講到谷物細胞壁結構復雜,不降解會影響各種養分的消化吸收,通過添加多種酶才能提高降解效率。其中,玉米阿拉伯木聚糖結構中支鏈化程度高,非常難易降解,需要與第五家族木聚糖降酶和阿拉伯呋喃糖苷酶的參與才能高效降解,傳統的第十一家族木聚糖酶對其不起作用。

      另外,谷物中兩種木聚糖酶抑制蛋白XIP 、TAXI,他們是植物的保護機制,飼料用酶需要考慮這一因素。


      圖:王俊峰丨江蘇奕農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葡萄糖氧化酶——優化動物生長和代抗新選擇》

      王俊峰先生提到,葡萄糖氧化酶具有菌屬特異性和高度底物專一性,在保護腸道方面同時具備多項生理功效,如保護腸道上皮細胞完整性;改善腸道酸性消化環境;控制腸道病菌生長繁殖等。經試驗表明,在肉雞料中添加葡萄糖氧化酶可達到50g效美素,或金霉素40ppm+恩拉霉素6ppm等抗生素促生長效果,并能有效提高日增重,改善料重比;在乳豬料和育肥豬中添加賜美康,可提高采食量,改善日增重。


      圖:李陽源丨溢多利集團研究院副院長,生物工業研究中心副主任 兼生物工業研究中心基因發酵工程研究部經理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飼用酶制劑的應用 》

      李陽源博士介紹了飼料酶制劑的前沿分子生物學技術:1)根據飼用酶制劑特性,基因篩選技術定向進行基因篩選2)酶分子改造技術提升飼用酶制劑的熱穩定性、比活力等特性3)利用高效表達技術實現提高飼用酶制劑的表達活性,降低其生產成本。其中,飼用酶制劑分子改造方法有:非理性設計,該方法需要酶蛋白的晶體信息,構建較大的突變體文庫,經過高效的高通量篩選;理性設計:分子模擬(同源建模、分子對接等),該方法需要酶蛋白的晶體信息,結果可預期,實驗周期短;半理性設計:結合非理性和理性設計。此外,李博士還重點介紹了飼用酶制劑在畢赤酵母的高效表達。


      圖: 計  成 丨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 飼料霉菌毒素生物降解技術 》

      據計成教授介紹,2016年我國養殖業因霉菌毒素造成的損失超過160億元,霉菌毒素傳統的物理、化學和吸附解讀法存在效果不穩定,降低飼料營養價值等問題。相比之下,生物降解法存在特異性強;降解率高;不影響飼料營養價值等優勢。

      計成教授課題組團隊經研究分離得到的高活性枯草芽孢桿菌對黃曲霉毒素的降解率高達80%;并成功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即應用枯草芽孢桿菌ANSB060和降解玉米赤霉烯酮的菌ANSB01G經過15噸發酵生產霉菌毒素生物降解劑。

      計成教授指出未來霉菌毒素的發展方向是通過生物技術及基因工程的手段,將降解酶基因克隆并轉化到合適的載體中進行高效表達,以提高霉菌毒素降解酶產量,開發出高純度、高活性的新型解毒酶。


      圖: 何  軍 丨 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營養研究所研究員
      《 飼用角蛋白酶的開發及其應用 》

      何軍博士講到,角蛋白酶是一種兼有二硫鍵還原酶和多肽水解酶活性的蛋白酶,可水解廣泛存在于羽毛等副產物中的角蛋白成份,在多個行業特別是飼料工業上具有較大的應用前景,但因天然菌株產酶水平較低,限制了其應用。

      為了獲得高效表達的角蛋白酶基因工程菌株,本研究從地衣芽孢桿菌中克隆了其主要角蛋白酶基因(kerA),構建了kerA畢赤酵母表達載體,并成功實現了高水平異源表達;在此基礎上,為改善重組酶穩定性,通過分析角蛋白酶基因和蛋白結構,利用定點突變技術在酶蛋白表面引入二硫鍵,顯著改善了重組酶熱穩定性;系統研究了重組角蛋白酶酶學性質;羽毛粉體外酶解試驗表明,該酶對羽毛粉的水解效果優于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但該重組酶與胃胰蛋白酶協同作用效果最好;此外,在含羽毛粉(5%)的玉米-豆粕型豬飼糧中添加該角蛋白酶可顯著改善飼料中氨基酸及其他養分的利用率,改善豬只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上述研究結果為推動角蛋白酶在飼料工業中的應用積累了資料。


      圖: 張廣民 丨北京挑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 飼用植酸酶的評估方法與高效應用 》

      據張廣民總經理介紹,植酸酶是性價比最佳的飼料添加劑,但并沒有非常精準的使用方案,如超濃度添加植酸酶500-2000FTU/kg日糧時,對于表觀回腸末端消化率(AID)為 86%-95%的氨基酸,植酸酶僅可提高其AID2%。

      目前的植酸酶檢測方法(GB/T 18634-2009)最適用于產品品控,對于植酸酶的有效性評估,最好參考磷的消化率指標。在配方中,精準化使用植酸酶需要綜合考慮飼糧的組成、原料中磷濃度的變異、添加植酸酶后磷需要的情況等。

      未來植酸酶的使用很有可能顛覆現有的配方體系,其營養價值精細化、高效植酸酶的開發或將成為行業發展的熱點。


      11月9日下午主持人才鳳峰 :禮來(上海)動物保健有限公司飼料家禽業務全國銷售總監


      11月9日下午主持人 周   櫻 :武漢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圖:馮定遠 丨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
      《從提高消化到降低代謝——飼料酶制劑營養功能認識的跨越   》

      馮教授介紹,飼料酶制劑的營養功能主要含消化功能和代謝功能。其中消化功能主要是提高飼料的營養消化;相反,代謝功能是降低營養代謝,這與某些抗營養因子造成的免疫反應、免疫消耗有關。

      從免疫反應角度來看,抗原蛋白、部分多聚糖等抗營養因子是造成動物免疫反應的主要因素,多聚糖抗營養因子主要以水溶性β—半乳甘露聚糖為主。添加β—甘露聚糖酶可以減少β—甘露聚糖造成的持久而高烈度的免疫反應,減少能量消耗。


      圖: 陳清華丨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 飼用酶制劑高效應用技術研究  》

      陳清華博士從飼料原料的角度分析了原料中不同的營養成分以及抗營養因子對畜禽生產性能的影響。陳博士講到,不同飼用酶制劑產品之間質量差異較大,這主要受酶活性、添加量、酶譜、酶的有效性和針對性等因素影響。

      酶的作用機制比較復雜,試驗表明,不同酶制劑的高效組合可顯著提高畜禽的生產性能,如將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堿性蛋白酶進行組合后對肉雞養分表觀代謝率有顯著的提高。具體實踐中最好結合體外模擬實驗和動物飼養試驗對酶制劑的作用效果進行全面評估,以選出最佳方案。


      圖: 張會圖丨天津科技大學生物工程學院副教授
      《 基因組學技術在構建蛋白酶高產工程菌株中的應用 》

      張會圖教授分享了最新的基因組學技術,報告中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介紹:1)優良酶基因的系統挖掘及篩選,對于難以培養微生物以及環境中的基因均可通過高通量測序及序列分析獲得所需要的基因;2)表達調控元件的系統篩選與挖掘,包括組成型/誘導型啟動子、信號肽、前導肽以及轉錄終止子的挖掘;3)系統了解宿主菌(或產酶菌株)在不同發酵階段的基因表達特征,從整體角度出發,對產酶菌株進行遺傳改造。張教授的分享為發酵工藝的優化提供了理論指導。


      圖: 譚會澤丨 廣東溫氏食品集團養禽事業部副總經理
      《  禽用酶制劑應用技術理念與實踐 》

      譚會澤副總經理和大家分享了溫氏集團酶制劑在家禽飼料中的實驗研究成果。該實驗項目對不同廠家的不同酶制劑產品進行試驗評估。

      試驗結果發現:1)從復合酶配方看,以木聚糖酶、纖維素酶、 β-葡聚糖酶為主的復合酶產品效果穩定性比較高;2)豆粕日糧中添加甘露聚糖酶有一定的效果,但市場上的產品酶活變異大;3) 高劑量植酸酶在促進畜禽體重、提高飼料轉化效率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4)淀粉酶試驗結果顯示,其對改善料肉比效果不明顯;5)葡萄糖氧化酶試驗結果顯示,對改善增重和料比均有較好的效果,其在未來替抗方面是不錯的選擇。


      圖: 何四旺 丨廣州遠旺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 教槽料效果的評價方法及乳仔豬酶的應用 》

      何四旺總經理首先介紹了教槽料的評價方法。目前酶制劑在仔豬料中的滲透率非常高,這主要因為仔豬斷奶后由母乳轉變為低乳糖、高淀粉和高抗原物質的固體飼料,其分泌的消化酶還不能滿足食物成分變化的需要。乳仔豬酶評估試驗結果顯示:乳仔豬料中添加酶制劑后,仔豬的整齊度和消化性有所改善。


      圖: 趙麗芳丨北京昕大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
      《  飼用酶制劑的評價與選擇 》

      據趙博士介紹,飼料安全、成本和環保因素是目前影響飼料和養殖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而飼用酶制劑是目前唯一能夠在不同程度同時解決這三大問題的飼料添加劑。酶制劑本身活性不穩定,因此,對產品耐溫性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行業內常用的有干熱法、濕熱法、水浴法和實際制粒法等,三種方法各有千秋。

      趙博士通過體外消化試驗、代謝試驗和動物生產性能試驗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酶制劑在不同作用環境中的有效性,其中動物生產性能試驗是評價酶制劑最直接、最具說服力的方法。


      圖: 姚   斌丨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
      《 飼料用酶研發的進展與趨勢 》

      目前酶制劑企業如何挖掘到具有應用價值的新酶?如何獲得性能優良的好酶?針對這些酶制劑產業面臨的挑戰,姚斌研究員對酶結構功能、酶分子改良等多方面和大家進行了分享。姚研究員在酶蛋白方面提出了輔助催化位點(模塊)的新觀點;通過酶末端保護,提高酶的穩定性的新思路。

      另外,姚研究員還分享了酶分子改良技術、酶制劑熱穩定性等方面的最新研究進展。相信對酶制劑企業的研發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

      互動論壇

    ▲ 主持人:黃燕華  廣東省農科院動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

    ▲圖:互動嘉賓(從左至右)

      徐雪梅丨青島蔚藍生物股份有限公司飼料生物產品部總經理
      周   櫻丨武漢新華揚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何四旺丨廣州遠旺飼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計   成丨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馮定遠丨華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教授
      陳清華丨湖南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
      張廣民丨北京挑戰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圖:現場互動


    中國畜牧人網站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注冊

    本版積分規則

    發布主題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03:0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阜新市| 阿拉善左旗| 四平市| 山东省| 宝坻区| 齐河县| 河西区| 元氏县| 瑞安市| 大洼县| 彩票| 株洲县| 顺义区| 甘肃省| 玉门市| 灌阳县| 城步| 太湖县| 陆丰市| 中山市| 广河县| 察雅县| 彰化县| 南投市| 专栏| 桦川县| 中阳县| 霍州市| 全州县| 禹州市| 奈曼旗| 嘉鱼县| 罗城| 喀喇沁旗| 临湘市| 德阳市| 策勒县| 遂宁市| 会宁县| 墨竹工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