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的肝膽綜合癥伴隨著配合飼料的推廣普及應運而生,是以投喂顆粒配合飼料為主的高密度養殖模式下的一種營養性代謝障礙性疾病。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飼料的品質,二是投喂飼料的方式。
我們且不說現在的飼料配方在促進魚類生長的同時還不能完全滿足魚類生理活動的需要,尤其是雜粕類原料的抗營養因子對魚類肝臟、腸道有直接損害。高蛋白高脂肪對于天然食性屬草食性的草魚而言,超出了它機體的代謝能力,久而久之由多余的蛋白質轉化合成的脂肪、糖類轉化的脂肪和飼料中本身的脂肪一并沉積在肝臟、腸系膜和肌肉中,尤以肝臟最甚,形成脂肪肝,造成肝臟損傷和代謝障礙,進而形成肝膽綜合癥,肝膽綜合征是一種以肝膽疾病為主要特征的營養代謝性疾病,具有發病面積廣、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點,在水體環境惡化、飼料蛋白含量過高濫用藥物、缺乏維生素或微量元素等情況下,魚類肝臟、膽囊往往受到損害,導致肝膽綜合征的發生。
防治方法:
二、科學投喂品質好的飼料。忌用蛋白質變性、脂肪氧化、受潮發霉的飼料,避免損害魚類肝膽。
三、保肝健腸,在飼料中添加適量的膽汁酸,可以促進魚類肝臟的脂肪代謝,降低脂肪在肝臟內的沉積量,對防止肝膽綜合癥的形成有明顯效果。
膽汁酸在防治肝膽綜合癥方面效果獨特,其作用機理是:膽汁酸促進血清中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合成,加速肝臟中的脂肪向各組織的轉運,防治魚類脂肪性肝病。結合或分解腸道內的內毒素,阻止內毒素通過腸粘膜屏障經門靜脈進入肝臟,減少腸道對內毒素的吸收,防止內毒素對腸道、肝臟乃至整個魚體的危害。促進肝細胞分泌大量稀薄的膽汁,將霉菌毒素、重金屬和藥物等其它有害物質隨膽汁排除肝臟,從而減少有毒物質對肝臟的損害,維護魚體的肝臟健康。膽汁酸的預防用量為200-300克/噸飼料,治療用量為1000克/噸飼料,同時配合Vc,1000克/噸飼料。3天可有效控制住小草魚大量死亡。7-10天打樣解剖肝膽有明顯改善。同時在飼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劑,能促進飼料在魚種體內的消化,減輕肝膽的負擔,保護腸道健康。
聲明:本文為山東龍昌動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原創文章,原文發布于本公司網站,如需轉載請聯系本公司取得授權。
歡迎光臨 畜牧人 (http://www.www12347.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