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湖南省第六次大鯢(娃娃魚)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在張家界黃龍洞景點啟動。一批志愿者學生在技術人員指導下將裝有娃娃魚的臉盆浸入水中,約400尾人工增殖的娃娃魚無比歡快地游向清澈幽靜的溪水里。 本次活動由湖南省畜牧水產局、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主辦,活動在張家界、湘西自治州、懷化市三個市(州)同步舉行,整個活動突出“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建設生態文明”主題,全省共設立大鯢人工放流活動點9個,放流大鯢親本20組,苗種3400尾,總價值為600萬元。其中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武陵源核心保護區設立人工放流點2個,放流大鯢親本3組,種苗400尾。 世界自然遺產張家界被譽為“大鯢的故鄉”,曾將大鯢列為全市的吉祥物,十分重視大鯢這一珍稀動物的生態環境和生態文化保護,2010年建成的世界首家大鯢博物館——中國大鯢生物科技館已經正式對游人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