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長達七年的努力,海普瑞在2002年通過美國FDA認證,取得了進軍國際主流醫藥市場的通行證。“原料”和“原料藥”雖只有一字之差,但后者不僅意味著產品價值更高,也表示產品將以藥品身份直接進入美國醫療市場。 專注肝素業務領跑國際生產工藝 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是海普瑞生產工藝技術始終保持國際領先的堅實基礎。 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生豬飼養國,生豬存欄量和出欄量都占全世界一半以上,有豐富的肝素資源,但由于中國生豬養殖比較分散,導致所生產的肝素粗品質量層次不齊。 為找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肝素鈉原料藥純化技術工藝路線,以公司董事長為首的研發團隊自主開發出一套另辟蹊徑的肝素鈉提取和純化技術。 為保持和擴大技術領先優勢,海普瑞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去年投入已超過7000萬元,比2007年提高近5倍。 難能可貴的是,海普瑞始終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不涉足與公司主業無關、與經營管理能力不相適應的業務,專注于肝素。 “專注首先意味著堅持,在遇到困難和挫折的時候不氣綏、不放棄;其次,意味著要經得起各種誘惑,特別是企業在順境的時候,不頭腦發熱盲目投資。”海普瑞負責人表示,正是依靠專業化,海普瑞才能抓住市場機會,獲得高速發展。 如果肝素鈉原料藥市場發生不利變化,海普瑞如何應對由于產品類別單一所帶來的風險? 海普瑞公司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沒有任何一個企業的競爭優勢是一成不變的,一個企業要想基業長青,唯有持續不斷地堅持研發投入,堅持產品創新、產業創新、管理創新。 調研中,不少專家學者認同廣東的地位,但同時也已經意識到,廣東在某些領域一直在下跌,是到了想辦法“止跌反超”的時候了! 在國內,目前廣東生物產業發展水平約處于全國第四的位置,與長三角、京津唐有相當的差距,甚至落后于山東,近幾年還有下跌的趨勢,不容樂觀。但在生物醫藥、生物農業、海洋生物等重點領域,廣東有地域和資源優勢。 在廣東藥學院產業處處長林華慶教授的眼中,廣東的生物醫藥是家大業大,但競爭力不強。 廣東是全國最大的醫藥消費市場,但本土企業產值不到全省生產總值的5%,制藥產業產值近年從全國老大掉到第三。同時,最早開始市場化運作的廣東到目前為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明星企業不多,大型跨國企業落戶更少,單季銷售額超100億元的“超級重磅炸彈”幾乎沒有,與龐大的市場份額根本不相匹配。 華南農業大學副校長、973首席科學家陳志強直言,廣東政府在培育發展生物產業中的角色定位不清晰,沒有制定長期的戰略規劃,無法與國家大戰略緊密對接,生物產業領域普遍反映政府重視不夠,投入不足,思路不清,處于放羊狀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