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產業是21世紀的朝陽產業,信息化時代之后,將是生物化時代的來臨。 《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釋放出一個強烈的信息:中國計劃用20年的時間,使生物產業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整體創新能力和產業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明確,生物產業是未來的支柱產業。 與其他戰略性新興產業相比,生物產業具有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高回報的“四高特點”。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具有全球統治地位,沒有出現核心技術壟斷,我國生物產業是唯一與發達國家水平相距不甚遠的產業,科研差距5-10年。因此,中國生物產業是最有希望趕上國際快速列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現在在全球范圍內,生物產業市場已是群雄逐鹿,兵家必爭。 在方興未艾的生物產業發展大潮中,廣東能否再次敢為人先、率先突破,為中國探路?近日,南方日報記者組成調研團隊,走進廣東星火企業、科研機構,走訪權威專家和行業人士,把脈生物產業。 生物產業 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開發、利用生物資源,達到產業化目的,這就是生物產業。目前我國和廣東的著力點主要放在生物醫藥和生物農業兩個領域。 148元的天價發行、創紀錄的6倍超募規模,李鋰與妻子李坦創辦的深圳市海普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普瑞”),一時間風光無限。 一年能賺5億元左右凈利潤的海普瑞,今年做的生意與1.8億頭豬的小腸有關:其主營業務是肝素納原料藥從豬小腸粘膜中提取肝素,加工成肝素粗品,然后加工成肝素納原料藥,再形成具有抗血凝作用的肝素制劑。李鋰的生意在第三個中間環節。 如今,海普瑞已成為全球生產規模最大、裝備最先進的高純精品肝素系列產品供應商。一個靠加工豬小腸提煉原料的生意如何成就中國市值最大的醫藥公司? 定位產業中段敲開歐美醫藥市場 深圳南山區高新技術園郎山路21號,以白色為基調的兩棟海普瑞辦公樓整潔而簡樸。這里是全球最大的量產肝素鈉原料藥基地。 在1998年創立海普瑞時,畢業于四川大學化學系的李鋰在肝素提純方面已有建樹。 提取自健康生豬小腸黏膜上的肝素,至今仍是世界上最有效和臨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藥物,市場需求十分強勁。中金公司的報告指出,其市場價值因為全球肥胖癥發病人數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數量增長而持續上升,預計2010年全球肝素類產品市場將達到74億美元。 海普瑞取其產業鏈中段,從簡單加工的肝素粗品中分離提純以鈉鹽形式存在的肝素原料藥,產品可直接作為標準肝素制劑的原料藥。 李鋰夫婦始終認同,質量是企業產品的生命線。在海普瑞的質量控制部門,每一個批次的產品,生產過程中誰領進來,誰完成,誰操作,都有將近400頁、一寸厚的記錄。原料藥生產區內,人員進出、溫度、濕度乃至氣壓都被嚴格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