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精飼料的補飼 秸稈飼料單獨飼喂時,難以充分滿足動物對營養成分的需求,生產實踐中需要補充精料(能量飼料、蛋白質飼料等)。國外肉牛飼養業中,為了追求肉質,如達到具有一定的肌間脂肪,往往需要飼喂大量精飼料。這種高精料的飼喂方式,按我國國情是難普遍推廣的。精飼料喂量過大,還將會抑制粗飼料的采食,達不到充分利用秸稈的目的。 大量研究證明,飼喂氨化秸稈的動物,補喂大量精飼料的效果不一定很高,而采用中、低精料飼養(低于日糧30%),氨化處理秸稈的飼養效益明顯。我國農村勞力相對便宜,采用低精料飼養、適當延長肥育時間,既能降低精料用量,也能充分利用秸稈資源和富余勞力,并降低飼養成本。另從消費習慣看,國外以牛排為主,需要高精料的短期肥育以獲得優質牛肉;而國內以消費精肉為主,對肉質(肌間脂肪等)的要求不如國外嚴格,動物的日增重即使慢一點,多花費點時間也能達到生產肉牛的目的。 二 青綠飼料的補飼 補喂少量的優質鮮草可改善瘤胃生態系統,有益于秸稈飼料的瘤胃發酵作用,補喂豆科飼草的效果優于禾本科飼草,因為豆科飼草還能提供過瘤胃蛋白。在實際生產中,青綠飼料的補喂量以占日糧干物質的20%為宜,但是往往更少量的補喂對生產也是有效的。若補充量過高,由于替代效應,會降低氨化秸稈采食量。 三 過瘤胃養分的補飼 對于飼喂氨化秸稈動物補飼過瘤胃蛋白質具有明顯的促生產效應。一般隨著補喂量增加,動物的反應呈曲線形變化,最大的反應常常出現在補充水平為日糧25%左右時,進一步增加補充水平在經濟上是不可取的。 張衛憲對飼喂氨化麥秸黃牛補飼不同量棉籽餅的效果進行了試驗。試驗結果見表1。黃牛僅采食氨化麥秸時(第一組),日增重只有256克,此時雖然沒有消耗精料,但是需要22.5千克氨化麥秸稈才能換得l千克增重,顯然不利于秸稈的有效利用。補喂l千克棉籽餅后(第二組),在秸稈采食量不變的情況下,日增重達到602克,飼料轉化率提高一倍以上。若僅考慮精料消耗量,每千克增重僅需要1.5千克精料;補喂2千克棉籽餅后(第二組),動物日增重達到703克,精料與增重之比也只有2.6:1。再提高棉餅喂量,日增重進一步增加,但精料與增重之比也相應增加,飼料轉化率改善不大。這一結果充分說明,對于飼喂氨化秸稈日糧的動物,補喂過瘤胃養分(特別是蛋白質)十分重要,而且補飼水平不宜過大。 表3-10給飼喂氨化麥秸黃牛補飼棉籽餅時的增重效果
(4)礦物質的補充 在以秸稈為基礎的日糧中補充各種礦物元素,將增強瘤胃微生物活力,促進養分消化,并能滿足動物對礦物質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動物生產率。從方便使用的角度,復合營養舔塊是補充礦物元素的有效方法,各地已有各種類型的產品可供選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