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遼寧盤錦市河蟹產業因覆蓋面廣、投入力度大、措施到位,發展勢頭強勁,養殖面積達148萬畝,河蟹產量4.4萬噸,其中成蟹產量3.12萬噸,扣蟹產量1.28萬噸,實現河蟹產值16億元。僅河蟹一項全市農業人口人均收入達1120元。 盤錦市今年實施養大蟹工程的主要優勢是:生態蟹苗育苗面積1.5萬畝,產量6萬公斤。河蟹(扣蟹)出口1890噸,創匯443萬美元。養大蟹工程面積落實15萬畝,主推六種模式,實施六項工程,產優質商品蟹449.82萬公斤,實現銷售收入28197.22萬元,利潤12732.22萬元,與常規養蟹相比共增加效益4260萬元,僅養大蟹工程全市農業人口人均增收212元,拉動社會效益超億元。 全市實施養大蟹工程優選模式推廣15萬畝示范區,輻射推廣面積30萬畝,大蟹產出率達到80%。全市河蟹養殖效益比上年翻一番。優選“盤山模式”、“種草養蟹模式”、“水庫模式”、“光合模式”、“葦田模式”、“網箱育肥模式”。實施六項工程,一是優化蟹苗及蟹種工程,完善苗種培育體系。以光合水產的國家級河蟹良種場、盤山縣河蟹研究所為牽頭單位,在種蟹的選擇提純復壯、恢復、保護和創造優質蟹苗等方面,嚴格把關,健康推進。在蟹苗及蟹種的提供上嚴格管理,實施跟蹤監督,確保為蟹農提供優質蟹苗和蟹種,充分利用雜交優勢,進行提純復壯,從客觀和微觀兩方面進行探討,及時出臺優質蟹苗標準,為蟹種養殖提供基礎保證。二是蟹田建設工程,建立高標準成蟹養殖示范區。由市海洋與漁業局科技漁業科、兩縣科技漁業部門牽頭,抓好實施蟹田工程建設,納入農田基本建設“大禹杯”競賽工作之中,蟹田工程標準參照《盤錦市養大蟹技術規范》標準。三是水質環境監測和病害防治工程,認真做好蟹病的預防和治療工作。由市水產科學研究所牽頭,建立市級水產養殖水質監測和病害防治中心體系,購置設備,配備人員,為養殖戶提供技術和病害防治技術。市、縣水產技術部門技術人員包鄉(鎮),水產站的技術人員包村,縣海洋與漁業局為養殖戶提供養殖技術和病害防治的技術資料及咨詢服務。四是餌料保證工程,加強河蟹餌料研究。由市水產技術推廣站牽頭,主要集中研究適合本地區河蟹生長的全價合成餌料。五是河蟹養殖技術培訓工程,認真辦好各級技術培訓班。由市海洋與漁業局牽頭,加強“養大蟹”的技術培訓工作,抓好從事河蟹育苗、養殖技術人員的培訓,縣、區漁業部門結合“科技入戶工程”抓好對農民的河蟹養殖技術培訓,定期舉辦不同類型的培訓班,并編寫河蟹養殖技術資料發到農民手中。利用“科普之冬”、“科普之春”等活動,為養蟹戶提供養殖技術信息。六是實施河蟹品牌戰略工程,打造代表盤錦精品河蟹形象享譽全國的知名“大遼蟹”品牌,充分發揮品牌效應,進一步做大做強河蟹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