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的戰略是既要提供本地的鮮奶也要提供進口的奶粉。” 談及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定位,恒天然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騰斐勵(Philip Turner)在近日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2010年,中國市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恒天然最大的乳業原料的進口國。中國的進口的乳制品70%來自新西蘭,而其中90%來自恒天然;中國市面上的嬰兒配方奶的原料供應主要就是來自恒天然。 中國的乳制品消費正在以10%的速度增長。中國在去年已經超過美國成為了恒天然的第一大市場。騰斐勵說,“從中短期來看,中國自身的生產很難支撐起消費需求,以及供應端面臨的一些挑戰。” 因此,騰斐勵說,“短時間內中國要實現乳品生產和牧業的現代化,是很快做到的,雖然中國政府和乳品行業都在朝現代化乳業的方向努力。”但是,他認為,中長期中國的乳品的生產將會與消費的增長同步。恒天然預計,中國在2015年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乳品生產國。 騰斐勵認為,中國市場90%的需求還是由通過本地滿足。“如果我們只是一個出口商的角色,這意味著我們僅僅參與到的是這個市場的十分之一,我們會處于這個市場的角落,而我們想要參與到整個市場。” 為了要實現這個目標,恒天然首先需要在中國建立奶源基地。對于投資建設牧場,騰斐勵透露說,“并不是說我們必須具有所有權,我們也在尋找合作伙伴。但是,因為質量和安全的重要性,我們必須控制生產的整個過程。” 目前,恒天然在中國擁有兩座自有牧場,一座運營已有兩年,一座到明年年底可以投入運營。兩處選址都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為恒天然獨資,投資總額超過4億人民幣,奶牛存欄有9000頭。 騰斐勵告訴《財經》記者,漢沽牧場盈利不錯,未來他希望能夠在河北省擁有五、六個牧場。“河北是位于中國的比較中央的地方。長遠來看,我們也有興趣在河北省以外發展牧場。” 目前,在中國市場,恒天然擁有安怡、安滿、安佳這三個進口品牌。由于中國的奶源基地剛剛開始建設,產出有限,目前主要是作為河北地區乳業企業的原奶供應商。 對此,騰斐勵表示有可能會在中國實現液態奶的自有品牌。 “目前階段沒有具體的計劃。” 但是,他肯定地表示,為了在中國實現業務拓展,恒天然需要在中國建設自己的奶源基地。“如果我們不這么做的話,那么我們在中國市場上的成長空間就有限。” 本文來源:財經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