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20日左右開始,蘭州市場的雞蛋價格以幾近瘋狂的速度,從3.8元/斤直逼5.0元/斤。 “因為這次雞農虧損時間太長,很多人都不養雞了。現在雞農們每天都在淘汰老雞,新的雞苗在5個月以后才能產蛋,蛋雞的后期補欄不足。只有當高價持續較長時間后,雞農才有積極性增加養殖,這樣價格才會降下來。” 疑惑 多年以來,五泉路社區蔬菜市場里只有一家雞蛋攤位。8月26日一早,女老板拿起綠色粉筆,將跟前小黑板上每市斤雞蛋價格小數點后的數字“6”改成了“7”,小數點前黃色的數字“4”是幾天前才寫上去的。 與此同時,安寧區華聯超市的工作人員在雞蛋售賣柜前掛上了一個醒目的牌子:“雞蛋暫時缺貨”。在城關區和政路的一家零售店,雞蛋價格則漲到了4.80元/斤。 這天,很多牛肉面館不約而同地將熟雞蛋單價由0.80元調到了1元。“我們一個月前就已經調了。”平涼路一家牛肉面館的收銀員說,“由5毛到去年的8毛,漲上去后就沒下來過。” 從7月20日左右開始,蘭州市場的雞蛋價格以幾近瘋狂的速度上漲。由于此前大蒜、生姜和綠豆等農產品瘋狂漲價,此次雞蛋漲價更顯得撲朔迷離。 今年以來,國內蔬菜等農產品價格普遍呈現上升態勢,大蒜、綠豆等部分品種價格漲幅超過100%,最近棉花價格上漲同比超過3成。從蘭州市的情況看,今年蔬菜價格水平也呈整體上升態勢,1-8月,蘭州市農委會信息處監測的19種主要蔬菜品種,零售綜合平均價格指數較去年上漲了31%。 “今年這是怎么了?”在定西路蔬菜市場一雞蛋攤位前的李女士很是疑惑,但她還是決定多買一些,“說不定過兩天就漲到5塊錢了。” “該漲的時候不漲,往年夏天學校放暑假,雞蛋正是跌價的時候,今年偏漲起來了。”對于雞蛋今年的市場行情,靖遠縣北灣鎮的雞農們更加疑惑。從去年11月份到今年7月份,雞蛋價格持續低迷了9個月時間。這樣的行情讓養了10年雞的魏萬信始料未及,他說以前蛋價低迷時間最多也就四五個月,每年的4月和7月一般都是蛋價上漲的月份。 8月27日,北灣村的養雞大戶魏萬信在家門口談妥了一筆生意。魏萬信說,4.20元/斤的高價,自從養“正大褐”雞,5年以來這是第一次。自從去年11月以來,收購價一度曾低到過2.80元/斤,經常在三元/斤左右徘徊,3.80元/斤的價格都很少有過。 魏萬信是商販高立軍的固定客戶。每隔3天,住在蘭州的高立軍都會親自來收購雞蛋。 這天下午,高立軍將收購了魏萬信等人的3000多斤雞蛋,直接運到了蘭州,先撿出了部分破蛋,然后趕著去一批常年聯系的飯館放貨。高立軍說,好幾家飯館的雞蛋需求量都減少了,老板也變得挑剔了。 對于蛋價上漲,高立軍顯得并不怎么高興,他說現在賺錢的風險更大了。“因為價格很不穩定,差價很難把握,投入的本錢也更多了,一般一趟就掙個300多塊錢,現在主要是為了穩住蘭州的固定客戶。” 連續9個月的低價,高立軍也很疑惑,他說現在去收購,上午和下午的價格都不一樣。“雞農們時時都在關注行情,講價時口氣也不一樣了,出錢都拉不到貨。” 和高立軍一起到靖遠收購雞蛋的李建民說,自己的車一次得裝2噸,經常開著車滿大街亂跑,就是沒有貨源,兩三天都裝不滿一車。 雞農 650只麻雞,披著紅褐色的羽毛,在各自狹小的“標準間”里紛紛探出脖子。兩棟5層的雞舍,猶如金字塔般錯開著,依次建了上去。8月28日,養雞場的中午,在陽光中顯得急躁不安。 “以前還喂三頓食,現在我一天只喂兩頓。”北灣鎮泰安村這家雞場的主人李盛武5天前在給雞打虱藥時操作不當中毒了,妻子在院子里忙著收拾谷子,她說自己養雞已經有十幾年時間了,但規模一直比較小,2008年最多時養到了1000只,現在減到了650只。 早在2008年前后,靖遠縣北灣鎮近四分之三的家庭都辦起了養雞場。“想買雞蛋,一出門,隨便就能找到賣家。”在此做了4年飼料銷售的蘭州正大有限公司業務代表蔡志春說。 魏萬信最懷念2008年左右的行情,“少說一年也能掙個兩三萬。2008年雞蛋最高漲到了3.80元/斤,我凈賺了20多萬元,把蓋雞舍和前期投入時的借款都還上了。”魏萬信是北灣村最大的養雞戶。 每年4月份都是雞農真正賺錢的時候,但今年市場一直低迷。“賭博”和“虧”,成了今年上半年養雞戶們的口頭禪,他們把剛賣完雞叫作“剛虧完雞”。蔡志春說,等到這次蛋價上漲時,鎮里的400多戶雞農,只剩下了240戶。蛋雞存欄量從2009年前頂峰時期的110萬只,減少到了現在的38萬只左右。蔡志春的飼料銷量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左右。“現在要買雞蛋,一個莊子的還得跑到另一個莊子去,很多小戶都不養雞了。” 正大集團農牧企業西北區銷售總經理李琳興提供的調查資料顯示,去年11月份以來,全國蛋雞存欄量減少了30%左右,甘肅省減少了28%左右。 李盛武是堅持下來的為數不多的小戶。其實養雞的收入經常不夠兩個孩子的學費,更多的收入來自李盛武的木活和磚活技術,“活不多,但現在一天的工錢漲到了將近100元。”身體不好的李盛武沒想著出去打工,每年還是會換一批新的雞苗,“補貼家用,不然就困住了”。 前幾年孩子上學,李盛武沒錢買好的雞苗。2008年的疫情使得2000只蛋雞就剩下了200只,“每年夏天都會死掉好多雞,發病時,雞只是頭嘟嚕嚕亂轉,幾分鐘就死掉了。”去年,孩子都工作了,李盛武“終于狠心買了一批比較貴的雞苗,今年只死掉了6只”。 靖遠縣北灣鎮獸醫站姓張的工作人員說,這里很多人都在養雞,但技術和管理都很不規范。在小雞成長的不同階段,都要注射不同的疫苗,但很多小戶養殖者對此不夠重視。每年的疫情發生時,很多雞就直接被埋掉了。近年以來,靖遠縣畜牧局和正大公司都組織過多次疾病防治和飼料營養的培訓講座。“他們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每隔七八天會有固定的商販到李盛武家來收雞蛋,8月27日這天李盛武以4.2元/斤的價格賣出去了80斤,而最好的時候賣過96斤。 “雞苗5個月以后才能產蛋,那時的價格誰也說不清。”對于蛋價上漲,小戶養殖的李盛武還是不夠樂觀,“還是少養一些,賠了損失也不是太大”。 “按照這個價格,一個月能賺2萬,但已經9個月時間沒賺錢了。”魏萬信說。從2000年的1000只開始養起,2005年從親戚和朋友處借了20多萬,花16萬按照正大提供的藍圖蓋了標準化的雞舍,每年淘汰換新雞苗,8400多只“正大褐”雞的規模持續到了現在。 “以前雞蛋即便是1.8元/斤到1.9元/斤,我也不賠本,現在要漲到2.9元/斤才不賠。”魏萬信說,2008年左右,玉米最貴的時候是0.8元/斤,飼料在0.9元/斤左右。現在同樣的飼料漲到了1.26元/斤,玉米價格則漲到了1.10元/斤,“由于缺貨有些人1.20元/斤也要”。 魏萬信去年引進的8400只育成120天的雞苗,每只28元,共投資20多萬元。每隔半個月喂一次獸藥,每次花費2000元。疫苗平均50-60天注射一次,一瓶20元的進口疫苗,每次得用6瓶。一天要用1000斤左右的玉米,2000斤左右的飼料,“能吃得很,每天喂3次食,光雞食一天就要花費近3000元。” 前幾年行情較好的時候,魏萬信雇著兩個工人,負責每天的喂雞、拾蛋、除糞等工作。今年5月份以后,看到雞蛋價格還是低迷,魏萬信只好辭掉了一個工人,自己親自干,“一個月可節省1100多元的費用”。 王守信是泰安村“點比較背”的雞農。7月份剛賣完他的1000只蛋雞,蛋價馬上就漲了起來。去年蛋價漲到3.8元/斤時,王守信拿出2萬多元的積蓄辦了1000只規模的養雞場,但等到5個月以后可以產蛋時,卻發現雞蛋價格早已跌到了2.8元/斤,沒有后續資金,只好放棄了。“養殖業不好干。”王守信說。 價格 面對雞蛋價格的波動,擁有現代蛋雞標準化示范場的蘭州正大有限公司則表現得更加從容。蘭州正大公司的雞蛋更多是面向蘭州市場的高端消費人群,品牌效應使其具有了穩定收益。“1個人養著12萬只雞。”8月27日,在永登縣中川鎮的甘肅農業高新技術園區,場長張凱華說,這個占地面積100畝的標準化示范場前期總共投資了1832萬元,項目采用國際先進的生產工藝,引進了世界一流的意大利FACCO養殖設備和荷蘭MOBA蛋品分級設備,全部自動化控制。現在有3棟現代化蛋雞舍,1座蛋品分級處理中心,年飼養蛋雞12萬只,年生產優質安全蛋品2200噸。 張凱華說,恒定的溫度、濕度和光照,產蛋率不受季節變化的影響。公司已實現了由農場到餐桌的全程控制,每個雞蛋上都有噴碼,通過噴碼可以查到負責檢驗包裝的工作人員。盡管價格較高,但這樣生產的安全蛋品,使公司在蘭州市還是擁有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正大集團農牧企業西北區銷售總經理李琳興說,在美國,農業協會負責收購雞蛋,然后按成本加上一定的利潤出售,保護了農戶利益。在我國,散戶的養殖風險很高,抵御風險的能力又很弱。正大公司正在采取“公司+農戶+政府+銀行”的發展模式,利用惠農政策,為農戶提供技術指導和貸款擔保,“盡量減少疾病,穩定產蛋率”。 魏萬信的雞舍就是按照正大模式建造的,連續5年的“正大褐”雞苗都是從正大公司買進的。現在這批雞是2009年8月20日進舍的,這個季節本該是價格的低谷時期,同時蛋雞的產蛋率下降,按照慣例魏萬信會在今年的8月20日淘汰老雞換新雞苗,由于大戶養殖具有規模效應,最近上漲的價格彌補了降低的產蛋率和上漲的飼料之間的差額。“今年就先養著,誰也不清楚漲到啥時候去”。 8月27日,高立軍以4.2元/斤的價格收走了魏萬信等人的3000多斤雞蛋。“至少會加0.1元/斤的運費,除了賣給飯館,一部分在東崗賣給了販賣雞蛋的商販,他們一般至少會增加0.2元/斤。”高立軍說,“這批雞蛋到老百姓手里至少會增加0.3元/斤,多了也說不上,現在有可能會賣到5元/斤。” “高價位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根據多年收購雞蛋的經驗,高立軍說,“9月份很多學校開學,學校食堂開始大量采購雞蛋。中秋節臨近,雞蛋是做月餅的主要原料,雞蛋被大量分流,消耗量增大。” 與往年不同,高立軍認為這次的高價持續時間可能會更長。“因為這次雞農虧損時間太長,很多人都不養了。現在雞農們每天都在淘汰老雞,新的雞苗在5個月以后才能產蛋,蛋雞的后期補欄不足。只有當高價持續較長時間后,雞農才有積極性增加養殖,這樣價格才會降下來。”“我一直力挺農產品漲價。”蘭州大學經濟學院的宋超英教授說,由于我國工農業產品價格“剪刀差”的長期存在,在市場競爭中農民一直在補貼市民。這次雞蛋漲價是季節性跟漲,完全符合市場規律。不管中間商的利潤占多大比重,只要終端商品漲價,“最終農民收入也會水漲船高”。 從供給和需求變化的角度分析,宋超英認為農產品漲價是個長期趨勢。近年以來,大量尚未融入城市的農民工,已經比較多地依賴城鎮市場供應體系,在相當程度上是農產品的消費者,而農產品生產者的數量在相應地逐年減少。 宋超英說,雞蛋價格是否合理,要看消費者能否承受,當無法承受時,消費者會轉向選擇其他相對價格較低的替代品。同時,因為是充分競爭的行業,進入門檻很低,價格更高時會有更多的生產者加入進來。因此,價格出現一定幅度的波動是正常的,但要防止價格上的大漲大落影響市場中實體產品的供給,比如,政府可以在價格太低時補貼農產品生產者,在價格太高時補貼城鎮低收入消費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