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當天正趕上鎮里舉辦小型“選美”比賽 小朋友也來湊熱鬧,儼然小小裁判官 墻上的大牛鈴就是阿德里安贏得的“選美”獎牌 國際在線8月16日報道 瑞士的牛奶和奶制品一直都是以純天然、高品質聞名于世,他的奶酪、奶油、酸奶等乳制品從中世紀時便開始遠銷歐洲各國。瑞士優質的奶制品源于當地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更得益于其嚴格的質量檢測系統。從奶源上講,瑞士60%以上的牧場都屬于天然草場,而且是阿爾卑斯山區的山地草場,那里環境清新、水草豐美,牛也長得格外壯實。記者曾到位于瑞士中部伯爾尼高地的一座小村莊參觀過當地的養牛場,那里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風景如畫。養牛場面朝湖水,背靠雪山,寬闊的草場上溜達著幾頭奶牛,絕對的“牛間仙境”。養牛場的主人是一位名叫阿德里安的年輕人,他介紹說,他家有十幾公頃的牧場,養了25頭奶牛,每天早晚擠奶兩次,每頭牛一天產奶大約20公斤,這些奶會儲存在溫度4攝氏度左右的罐內冷藏,每隔一天送到收購點一次。而到了夏天,他還會把牛趕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坡上,那里沒有汽車、沒有污染,在那里產的奶才是最好的牛奶。此外,夏天草多,吃不了的還可以卷成草卷留著冬天吃,因此這里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都很少用到人工飼料,這也保證了牛奶的純天然品質。當記者詢問阿德里安為什么這么大的牧場只養了這么幾頭牛時,他回答說,瑞士政府對于牛圈的范圍、面積以及牲畜頭數都有嚴格的規定,他家還有不少的小牛,規模已屬中等。在這里,牧民無法隨意擴建自己的牧場,隨意增加自己的牲畜,由于有政府的補貼,牧民并不用太擔心自己的生計,他們需要做的只是努力提高牲畜的品質。實際上,瑞士有很多能夠展現牧民才華的舞臺,大到全國范圍小到每個村鎮,每年會有無數個各個級別的奶牛展會、奶牛“選美”。所謂“選美”,就是專家評委根據牛的毛色、肌肉、奶袋、骨骼和蹄子進行打分,選出最完美的奶牛。阿德里安在這方面就頗有心得,他每年都會帶奶牛參加兩三次選美,贏得的獎牌掛了滿滿一墻。這不僅給他帶來了豐厚的獎金,也讓他的牛奶成了皇帝的女兒——不愁嫁。除了一排排的“選美”獎牌,阿德里安家的墻上還貼著許多寫有年份數字的小牌子,阿德里安介紹說,這就是瑞士政府頒發的牧場合格證,檢測機構每月至少來檢查一次原奶質量,每年還要對養牛場進行一次全面檢查,合格才給發牌。實際上,類似的嚴格檢查在瑞士奶制品的整個生產過程中比比皆是。據記者了解,除了由瑞士聯邦獸醫辦公室負責的原奶質量檢測外,在奶制品的制造、銷售等環節,還要由州一級的衛生監督機構和聯邦衛生辦公室進行多道檢測程序。在這樣一個體系下,瑞士奶制品的質量無疑是很有保障的。瑞士奶業協會發布的2009年奶制品質量檢測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瑞士奶制品細菌總數檢測合格率為98.77%,檢查是否有藥物殘留的抑制物檢測的合格率則達到了99.96%。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100%瑞士制造,采用綠色生產方式,經過嚴格檢測的產品,在出廠時還會被貼上一個畫有瑞士國旗的“瑞士保障”標志,以彰顯其高貴的品質。瑞士東西賣得貴?貴有貴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