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載有6.1萬噸轉基因玉米的“瑪利亞”貨輪抵達深圳蛇口招商港務碼頭。這批玉米將銷往廣東地區作為飼料。不過, 7月27日,中國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稱,進口的這批玉米質量有問題。 荷蘭銀行(ABN-AMRO)的分析師稱,首船貨在7月21日抵達深圳市,但檢查員已發現超過10%的玉米遭受破壞。 但是這并不影響進口美國玉米的熱情。5月13日,美國農業部表示,中國已向美國購買了36.9萬噸玉米,創下2001年以來中國單次購買美國玉米的最大規模紀錄。 純玉米進口國? 中糧集團此次進口6萬噸美國轉基因玉米大米的數量,接近國內整個六月份玉米的進口量,并是5月份玉米進口量的十幾倍。中糧集團將進口多少美國玉米?中糧集團未作出正面回應。 今年1-5月中國累計進口玉米2.35萬噸,2009年同期累計玉米進口僅2150噸。6月份進口玉米6.45萬噸,其中,6月份從美國進口了6.12萬噸,進口總額為1480.25萬美元。 而2010年1-6月國內累計出口玉米80391噸。不久,美國玉米或將源源不斷的流入,進口將會遠超出口,中國將成為純玉米進口國。 國內企業已拿到338萬噸的進口配額,包括中糧集團、吉糧集團等糧油進出口大戶,也包括一些民營飼料生產企業。而2010年,玉米總配額為720萬噸。 玉米的憂慮 中國2009年玉產量為1.64億噸,同比僅減少1.17%,這不足以引發國內玉米的短缺危機。 東方艾格農業分析師馬文峰表示,6月份,中國產區平均批發價格1913元/噸,同比漲23.7%,比去年底漲8.9%。另外,國內玉米享受國家保護價,而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國的玉米價格很低。如果按照8-9月份的船期,美國玉米到岸價要比國內玉米便宜170元。價差足讓國內飼料生產企業將目光轉向美國廉價玉米。 不過,國內大豆產業也曾面臨類似的局面,在以美國為首的轉基因大豆沖擊下,國內大豆行業喪失話語權,玉米是否重蹈覆轍? 上海一位玉米專家稱,“國家對小麥、玉米、大米、面都是實行配額制管理,在配額內,進口關稅很低,在配額外的進口都是實行高關稅,有了配額制,美國玉米就不容易進入中國。之前大豆行業淪陷主要是完全市場化,沒有納入關稅配額管理。之前每年國家都批了很多配額,企業也未用這個來進口。“有了配額,進不進口美國玉米只有企業來定,美國無權干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