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在中國市場更好地推廣澳洲牛肉,澳洲肉類及畜牧業協會于2004年8月在北京設立代表處。現在澳大利亞向中國提供20000噸肉,主要包括羊腿,牛的內臟,加工牛肉等。 澳洲肉類及畜牧業協會是由澳洲所有畜牧業者參加的一個行業協會,負責畜牧業技術研究推廣、市場推廣、促進國際貿易等工作。協會在很多國家都設有代表處。 “目前中國進口牛肉中90%以上都是澳洲牛肉,100%的北京、上海五星級飯店都選用澳洲牛肉作為他們西式菜肴的原料之一。”澳洲肉類及畜牧業協會中國經理李泰利和中國代表鄭宣介紹。2005年,澳洲牛肉出口中國總量達到1012噸,其中冷藏牛肉的數量達到313噸,比2004年增長了近30%。“目前中國每年進口澳洲牛肉總量僅相當于日本一天的進口量。我們在中國的工作剛剛展開,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澳洲牛肉主攻高端市場,主要通過對高級餐廳廚師進行培訓等方式來進行推廣。除開發更多的五星級、高檔西餐廳之外還要著重發展一些本地飯店,其銷售渠道還在逐漸向零售延伸。 “澳洲有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保障體系,每個獨立牧場均由省政府發給編號,必須確保肉類產品在每一個制造過程中都能追溯來源。牛畜進入飼養場時,該獨立編碼可識別牲畜健康狀況、喂飼歷史記錄。瘋牛病和口蹄疫已絕跡于澳洲。在當今世界上很多國家畜牧業受到傳染病困擾時,只有澳洲牛肉仍在全球市場暢通無阻。澳洲擁有適合肉牛生長的天然草場,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完善,牛肉的品質、安全、口感在全球享有很高的聲譽,可以說是高端牛肉的代名詞。” 李泰利介紹說,中國牛只總數達1.07億頭,澳洲只有0.27億頭,從產量來看,中國的牛肉達630萬噸,澳洲牛肉是200萬噸。“中國畜牧業在以令人驚訝的速度成長,未來必將有長足的進步,但目前來說我們的競爭對手并不是滿足中低端消費市場的中國牛肉,而是中國消費者對食用牛肉的認知度。中國人的飲食習慣中牛肉只占很少的一部分,大多數人并不了解牛肉的營養價值和每個部位確切的食用方法,這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和不斷的努力。” 澳洲牛肉和中國牛肉產量懸殊,但其國際市場成熟度卻是中國牛肉現在難以望其項背的。談到兩國畜牧業發展的差別,李泰利和鄭宣告訴記者:“中國牛肉總產量雖大,但其以農戶零散養殖為主,而且很多都是奶牛和耕牛,專業養殖肉牛為數較少,肉牛大多在集市上屠宰買賣。而澳洲牧場規模都比較大,專業養殖肉牛,有著統一的養殖和屠宰、包裝程序,安全保障是極其嚴格的。” 同樣是牛肉,卻又如此大的差別,除了飲食文化的不同,澳洲畜牧業成熟的工業化管理、商業化推廣運作手段值得國內同業者思考借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