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央行于周末宣布將允許人民幣恢復逐步升值之后,預計中國商品市場周一開盤將獲得提振,但分析師們稱,受進口規模已經非常龐大和中國大宗商品出口出現反彈影響,商品市場漲勢可能有限。 大陸期貨(Dalu Futures)分析師高嚴榮表示,央行的消息實際上并不完全意外,而且隨著出口的復蘇,過去一、兩個月大宗商品貿易已經開始企穩;進口規模已經非常龐大,目前的問題是人民幣走強是否會起到進一步刺激進口的作用。對于像銅這樣供給相對緊張的商品來說,其價格可能會獲得顯著提振。 基于去年的數據計算,如果人民幣升值3%左右,達到1美元兌人民幣6.6元的水平,中國可以在鐵礦石和銅進口方面可以節省大概28億美元,這筆費用足夠在中國2009年6.28億噸的進口基礎上額外購買大概3,500萬噸鐵礦石。 人民幣升值對農產品進口的影響可能沒那么大。 以大豆為例,大型大豆進口商九三油脂有限責任公司(Jiusan Oil and Fat Co.)的一位交易員稱,人民幣逐步升值不大可能提振大豆進口,因為企業是根據預期市場需求來確定生產計劃的,因此匯率因素短期內不大可能給大豆進口帶來太大影響。 高嚴榮表示,中國的大豆進口規模已經很大了,人民幣升值未必會起到進一步提振作用。大陸期貨的分析師胡凱(音譯)表示,大豆進口并不是僅僅由匯率因素決定的,供求情況以及季節性因素的作用更為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