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肺線蟲病;后圓線蟲病;豬肺絲蟲病 【概述】 該病由后圓線蟲屬的線蟲引起。蟲體呈絲線狀,寄生于豬的支氣管和細支氣管。本病對豬危害大,是豬的重要疾病之一。 【病因/病原】 蟲體呈乳白色或灰白色,口囊很小,陰門緊靠肛門,卵胎生。我國常見的有3種:野豬后圓線蟲又稱長刺后圓線蟲;復陰后圓線蟲;薩氏后圓線蟲。 【流行病學】 雌蟲在宿主支氣管內產卵,豬咳嗽時,卵同痰液一并咳出或咽入消化道隨糞便排出。卵在潮濕的環境中吸收水分,卵殼脹破,孵出第一期幼蟲。蚯蚓吞食了蟲卵或第一期幼蟲而受感染。幼蟲在蚯蚓體內經過2次蛻皮,發育成感染性幼蟲,后隨蚯蚓糞便排出體外。豬吃了被感染性幼蟲污染的水、草或是直接吞食了蚯蚓后,在豬腸內釋放出感染性幼蟲。幼蟲鉆入豬的盲腸壁、大腸前段腸壁和腸淋巴結中,經1-5天發育,蛻皮2次,然后經腸淋巴系統到靜脈,之后到肺,鉆出毛細血管,進入肺泡,再到細支氣管和氣管。豬感染后23天左右,蟲體發育成熟并排卵,感染后5-9周為產卵高峰,以后逐漸減少。野豬后圓線蟲是我國豬肺線蟲病的主要病原。由于蟲卵和感染性幼蟲對外界抵抗力很強,所以流行廣泛。其流行因素主要有:(1)蟲卵的生存時間長,可越冬,并可在較干燥的地方生存較長時間(6-8個月)。(2)第一期幼蟲的存活力很強,在水中可生存6個月以上,在潮濕的土壤中達4個月以上。(3)在蚯蚓體內的感染性幼蟲保持感染力的時間,可能和蚯蚓的壽命一樣長(受感染蚯蚓最長活15個月)。(4)感染性幼蟲在外界生存的時間較長。(5)作為野豬后圓線蟲的中間宿主的蚯蚓,在我國已發現有20種之多。 【病理學】 主要損害肺臟,呈支氣管肺炎的病理變化。引起的原因是(1)幼蟲移行時所造成的肺泡損傷;(2)成蟲對寄生部位的機械性與化學性刺激;(3)大量蟲卵進入肺泡以及蟲體代謝產物的吸收。膈葉腹面邊緣有楔狀肺氣腫,靠近氣腫區有灰白色小結。在支氣管和細支氣管內有多量的粘液,蟲體混在其中,大量感染時,如同亂發糾在一起。 【癥狀】 輕度感染時,只是生長發育受阻。嚴重感染時,有強烈的陣咳,呼吸困難(特別是在運動和采食后劇烈),肺部有羅音,體溫升高,有明顯的氣喘,食欲喪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