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養豬技術 查看內容

    豬弓形蟲病

    豬弓形蟲病

     弓形蟲又名弓形體、弓漿蟲、毒漿蟲,是一種單細胞寄生原蟲,只能在活的有核細胞內生長繁殖。是由龔地弓形蟲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寄生蟲病。豬暴發本病時,常可引起整個豬群發病,死亡率高達80%以上。
    一、 蟲體特征與生活史
    弓形蟲病的整個發育過程需要兩個宿主、五個型。貓是弓形蟲的終宿主,(也可為中間宿主);中間宿主已有200余種動物,包括哺乳類、鳥類、爬行類、魚類和人都可作為中間宿主,弓形蟲對中間宿主選擇不嚴。五個發育型即滋養體(又稱速殖子);包囊(又稱組織包囊、緩殖子),出現在中間宿主體內;裂殖體、配子體、卵囊只出現在終宿主—貓體內。滋養體呈新月形、香蕉形或弓形,主要發現于急性病例,在腹水中見到游離單個蟲體,在有核細胞內可見到正在繁殖的蟲體;包囊(緩殖子)呈卵圓形,有較厚的囊膜,囊中的蟲體數目可由數十個至數千個,主要出現在慢性病例或無癥狀病例,寄生在腦、骨胳肌、視網膜以及心、肝、肺、腎等處;配子體是在貓的腸細胞內進行有性繁殖時的蟲體,小配子體色淡、核疏松,大配子體核致密,較小含有著色明顯的顆粒;裂殖體在貓的上皮細胞內進行無性繁殖;卵囊呈卵圓形,有雙層囊壁,表面光滑,未孢子化的卵囊包含一個孢子體。孢子形成時,孢子體分化為2個孢子胚的圓形體,以后延長為孢子囊,兩個孢囊內有4個孢子。
    當卵囊、包囊或假包囊被動物吞食后,子孢子、緩孢子和速殖子經過淋巴和血液到腸外各組織器官,常侵入網狀內皮細胞,使細胞出現凹陷,蟲體以阿米巴運動方式進入胞漿。弓形蟲主要在胞漿內繁殖,也侵入細胞內繁殖,當宿主細胞破裂后,速殖子又侵入另一細胞。有些蟲體進入腦、眼、肌肉細胞時,蟲體不迅速增殖,而分泌一種物質形成獨立的包囊,在囊內緩慢增殖直至脹破細胞而獨立。
    二、 流行病學
    弓形蟲可通過口、眼、鼻、咽、呼吸道、腸道、皮膚、胎盤侵入感染。病畜和帶蟲者的肉、內臟、血液、滲出液、排泄物均可能有弓形蟲,多種昆蟲、蚯蚓,可以傳播卵囊,吸血昆蟲和蜱等有可能傳播本病。人、猴、狗、狼、沙狐、家兔、貓、豬、牛、山羊、駱駝、禽類等多種動物均能感染。7月至次年2月份高發。營養不良、受寒、內分泌失調、懷孕和泌乳都是易感因素。
    三、 臨床癥狀
    3—5月齡的仔豬多呈急性發作,癥狀與豬瘟相似。潛伏期3—7天。
    1、急性期,體溫40—42.9℃,稽留持續3—10天或更長,食欲減少,精神沉郁,喜臥,鼻鏡干,流水樣鼻液,糞多干燥,呈暗紅色或煤焦油樣,稀糞少見,乳豬、斷奶不久的仔豬排水樣糞不惡臭,有的病豬糞便干稀交替,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眼結膜充血,在耳根、下肢、股內側、下腹部可見紫紅斑或間有小出血點,界限分明。有的病豬耳部上形成痂皮,甚至發生干性壞死,隨病程病情發展,呼吸困難,行走搖晃,不能站立,臥地不起,體溫下降死亡。懷孕豬流產或產出死胎,即使產出活仔,也急性死亡或發育不全,不會吮奶,或為畸形怪胎,母豬在分娩后自愈。仔豬死亡率可達30—40%,甚至60%以上。
    2、亞急性期,體溫升高,減食,精神萎頓,呼吸困難,發病后10—14天產出抗體,蟲體發育受到抑制,病情慢慢恢復。咳嗽及呼吸困難的恢復需一定的時間。如侵害腦部,發生癲癇樣痙攣,后驅麻痹,運動障礙,斜頸等。有的病例失明。
    3、慢性期,外表看不到癥狀,生長受阻成僵豬,部分食欲不振,精神欠佳,間有間歇性下痢,后驅麻痹。
    四、 病理變化
    下肢、下腹、耳、尾部瘀血或發紺,口流泡沫,肛門血樣糞污,腹股溝淋巴結腫大。肺淡紅或橙黃,有的縮小,有的膨大,表面有小出血點,膈葉,心葉可見不同間質水腫,有膠胨樣物質,氣管、支氣管含有泡沫液體。腸系膜淋巴結髓樣腫脹如粗繩索樣,切面外翻多汁,肝門、肺門、頜下淋巴結腫大2—3倍,淡黃色。肝混濁腫脹,硬度增加,呈黃褐色,切面外翻,表面有灰白色或灰黃色壞死灶,膽囊腫大,粘膜有出血點和潰瘍。脾腫大,有的萎縮,脾髓如泥狀,腎呈黃褐色,表面見到針尖大出血點和壞死灶。胃有出血點和出血斑及潰瘍,腸粘膜肥厚、潮紅、糜爛和潰瘍,空腸、結腸有點狀、斑狀出血,盲腸、結腸見小指大和中心凹陷潰瘍,胸腹腔有黃色透明積液,也有的呈混濁。
    五、 診斷
    弓形蟲病在臨床表現、病理變化和流行病學上均有一定的特點,但仍不足以作為確診的依據,結合實驗室檢查方可確診。在臨床診斷時,應注意與豬瘟、豬丹毒、豬肺疫、豬鏈球菌病、豬附紅細胞體病、焦蟲病等鑒別。實驗室診斷方法主要動物接種、涂片鏡檢(將可疑病畜或病尸的組織或體液涂片、壓片或切片),補體結合反應、中和抗體試驗、血球凝集試驗或熒光抗體法等。
    六、 防治
    1、豬舍清潔,定期消毒,不要養貓、注意滅鼠。防止和野生動物接觸,阻斷豬糞及其排泄物對畜舍、飼料、飲水等污染。
    2、流產胎兒及其一切排出物,包括流產現場必須處置,對死于本病的和可疑病尸嚴格處理,防止污染環境。
    3、對曾發病的豬場,在入夏季時注意觀察豬的食欲、體溫、糞便,如有異常立即檢查。如發現病豬隔離治療,治愈的病豬不能作種用,并對豬群定期作血清學檢查,有計劃地進行淘汰。在治療方面,以磺胺類藥物的效果為好。
    ①磺胺嘧啶鈉每千克體重70毫克、甲氧芐氨嘧啶每千克體重14毫克,12小時一次,連用3—5天。
    ②復方磺胺嘧啶鈉注射液,每千克體重70毫克(首次量加倍)肌注,每日2次,連用3—5天。
    ③螺旋霉素、氯林可霉素及磺胺甲氧嘧啶或腎上腺皮質激素合并使用,效果理想。
    ④吡嗪磺每千克體重50毫克、甲氯氨嘧啶每千克體重14毫克,每日1次,連用3天。
    ⑤磺胺甲基異惡唑每千克體重0.1克,12小時1次,連用3—5天。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1

    支持

    超贊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7:1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喀喇沁旗| 黄龙县| 秀山| 教育| 呼和浩特市| 阿巴嘎旗| 红河县| 科技| 观塘区| 杭锦旗| 横山县| 融水| 阿荣旗| 镇坪县| 公安县| 肇州县| 乌什县| 潢川县| 澄迈县| 上高县| 黎平县| 孙吴县| 武夷山市| 临清市| 洛扎县| 县级市| 通道| 邻水| 南丰县| 柳河县| 平泉县| 镇雄县| 浦城县| 塔城市| 新兴县| 岫岩| 嘉祥县| 东平县| 安岳县| 西和县| 宁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