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養豬技術 查看內容

    豬棘頭蟲病

    豬棘頭蟲的病原體為少棘科、巨吻屬之蛭形巨吻棘頭蟲寄生于豬的小腸,以空腸為最多。有時人和狗、貓也可感染。
    一、 蟲體特征與生活史
    豬棘頭蟲(蛭形巨吻棘頭蟲)寄生于豬的小腸,主要是空腸。蟲體大,雄蟲長70—150毫米,雌蟲長300—680毫米;蟲體呈灰白色或淡紅色,長圓柱形,前端粗,向后逐漸變細。感染后2—3個月雌蟲即開始產出大量的蟲卵(約每天25萬個),持續約10個月。蟲卵被金龜子及其他甲蟲的幼蟲吞食后,棘頭蚴即在中間宿主的腸內孵化,然后穿過腸壁進入體腔,發育為棘頭體(如6月前感染需經3.5—4個月發育為棘頭體,若7月后感染,則經過12—13個月才能發育為棘頭體)并形成棘頭囊。當中間宿主甲蟲發育為蛹和成蟲時,棘頭囊仍留在體內,終宿主豬吞食帶有棘頭囊的甲蟲幼蟲、蛹和成蟲即可引起感染。棘頭囊進入豬體內,棘頭體從囊中逸出,以吻突叮在小腸壁上,經3—4月發育為成蟲。棘頭蟲在豬體內可存活10—24個月。
    二、 流行病學
    呈地方性流行,8—10個月齡豬感染率最高,在流行嚴重的地區感染率可高達60—80%。金龜子一類甲蟲是本病的感染來源。金龜子幼蟲出現于早春至6、7月并存在于12—15厘米深的土壤中,仔豬拱土的力度差,故感染機會少,后備豬拱土力強故感染率高。放牧豬比舍飼的豬感染率高。感染率和感染強度與地理、氣候條件、飼養管理方式等都有密切關系。如氣候溫和,適宜于甲蟲和棘頭蟲幼蟲的發育,則感染率高和強度大。
    三、 臨床癥狀
    重度感染時(蟲體數量15條以上)病豬食欲減退、刨地、互相對咬或出現匍匐爬行、不斷哼哼、腹疼、臥地、下痢、糞便帶血。經1—2個月后,逐漸消瘦和貧血,生長發育遲緩,有的成為僵豬,有的蟲體穿通腸壁引起發炎和腸粘連而死亡。
    四、 診斷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剖檢變化以及進行糞便檢查尋找蟲卵,其方法以直接涂片或沉淀法為佳,同時應與豬姜片吸蟲病、結節蟲病、蛔蟲病等鑒別。
    五、 防治
    在流行地區豬群,特別在5—7月份,甲蟲出現最多的月份,不宜放牧,應舍飼飼養。病豬糞便應堆積發酵處理,消滅中間宿主,在豬場以外的適宜地設置誘蟲燈,用以捕殺金龜子等。流行地區的豬應定期驅蟲,每年春秋各1次。對病豬及時治療。本病無特效藥,可試用以下藥品:
    1、左咪唑每千克體重8毫克口服,或4—6毫克肌肉注射,每日1次,連用2天。
    2、丙硫咪唑每千克體重20毫克口服。
    3、敵百蟲每千克體重0.1—0.12克口服。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07:47,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多伦县| 忻城县| 筠连县| 高平市| 雷州市| 宁海县| 合江县| 会理县| 潍坊市| 道孚县| 莱州市| 砀山县| 江孜县| 万荣县| 西充县| 盘山县| 哈密市| 盘山县| 江孜县| 福海县| 五原县| 昌图县| 巴彦淖尔市| 昌图县| 望都县| 土默特左旗| 临沭县| 慈溪市| 大宁县| 泸水县| 新余市| 万荣县| 桃江县| 晋州市| 开原市| 界首市| 深圳市| 枞阳县| 廉江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