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養豬技術 查看內容

    豬沙門氏菌病;仔豬副傷寒

    豬沙門氏菌病;仔豬副傷寒
    【概述】  豬沙門氏菌病又稱仔豬副傷寒,主要是由豬霍亂和豬傷寒沙門氏菌引起的仔豬傳染病。急性病例多為敗血癥變化,慢性病例為壞死性纖維素性腸炎及肺炎,本病多發生于1-3月齡仔豬。
    【病因/病原】  病原主要是豬霍亂沙門氏菌、豬傷寒沙門氏菌、鼠傷寒沙門氏菌等,革蘭氏陰性,存在于病豬各臟器及糞便中。對外界環境抵抗力較強,在糞便中可存活1-2個月,在墊草中可存活8-20周,在10%-19%食鹽腌肉中能生存75天以上。但對消毒藥抵抗力不強,用3%來蘇兒、福爾馬林等有效。
    【病因附圖】

    【流行病學】  各種家畜、家禽、其它動物和人,對沙門氏菌屬的一些細菌有易感性。不分年齡大小都可感染,豬多發生在1-3月齡(10-15公斤)的幼齡豬。病豬及某些健康帶菌豬是主要傳染源。病原菌存在于腸道中,通過糞尿排泄到外界環境中,污染飼料、飲水、豬圈、食槽及周圍環境,經過消化道感染發病。還有少數可通過帶菌母體的子宮或臍帶感染。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春冬氣候寒冷多變及多雨潮濕季節發生最多。當某些傳染病發生時,常有副傷寒病的繼發或合并發生。潛伏期一般由2日到數周不等。
    【病理學】  急性主要為敗血癥的病理變化。脾常腫大,暗紅色,質地似橡皮,切面藍紅色,脾髓質不軟化。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其它淋巴結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大,軟而紅,類似大理石狀。肝腎也有不同程度的腫大、充血和出血。有時肝實質可見到糠麩狀、極為細小的黃灰色壞死小點。全身各粘膜、漿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出血斑點,胃腸粘膜可見急性卡他性炎癥。亞急性和慢性的特征性病變為壞死性腸炎。盲腸、結腸腸壁增厚,粘膜上覆蓋著一層彌漫性壞死性的腐乳狀物質,剝開見底部紅色,邊緣不規則的潰瘍面,此種病變有時波及至結腸后段。少數病例淋巴濾泡周圍粘膜壞死。稍突出于表面,有纖維蛋白滲出物積聚,形成隱約可見的輪狀。腸系膜淋巴結過度腫脹,部分成干酪樣變。肝有時可見黃灰色壞死小點。

    【癥狀】  (1)急性副傷寒(敗血型):突然發病,體溫突然升高(41-42度),精神不振,不食,無明顯癥狀就很快死亡。后期有下痢,呼吸困難,耳根、胸前和腹下皮膚有紫色斑點。有時出現癥狀后24小時內死亡,但多數病程為2-4日,死亡率很高。
       (2)亞急性和慢性:是本病臨床上多見的類型,與腸型豬瘟的臨床表現很相似。病豬體溫升高(40.5-41.5度),精神不振,寒戰,喜鉆墊草,下痢,糞便呈灰白或黃綠色水樣,有惡臭并混有大量壞死組織,日見消瘦,貧血,皮膚出現紫斑。

    【診斷】  (1)急性仔豬副傷寒的診斷:不能只依賴臨床癥狀,必須與豬瘟、豬丹毒、豬鏈球菌病的敗血癥相區別。豬瘟在臨床癥狀上可見皮膚上有眥色斑點,指壓不腿色;副傷寒表現為特征性下痢并發肺炎,有咳嗽癥狀;豬丹毒在皮膚上出現不同形狀的紫色疹快,界限明顯。剖檢變化上豬瘟以淋巴結潮紅、切面周邊出血、大理石狀為特征;而副傷寒表現為肝臟有灰黃色壞死灶,心外膜、腎皮質出血;豬丹毒表現為十二指腸粘膜紅腫及出血,腎腫大。
       (2)慢性副傷寒的診斷:造成的腹瀉必須與豬痢疾、壞死性腸炎、球蟲病相區別。沙門氏菌病病變主要為回腸、盲腸淋巴結腫大、胃梗死、肝壞死;豬痢疾病變通常呈彌散性,在結腸部分表現為出血性、壞死性或增生性炎癥。
       (3)細菌分離:急性病例可從實質器官分離出病原菌,慢性病例不易成功。
    【治療】  ①呋喃唑酮(痢特靈)。每日0.4-0.6克,分2次內服,連服3天。也可在飼料中按0.02%-0.03%混入痢特靈連喂5天。
       ②氯霉素。50-100毫克/公斤體重,每日2次口服,連用3天。氯霉素20-30毫克/公斤體重,每日肌肉注射2次。
       ③新霉素。10-15毫克/公斤體重,分2-3次口服,連服3-5天。
       ④慶大霉素。1.5毫克/公斤體重,每天注射3次,7天為一療程。
       ⑤恩諾沙星。用5%注射劑,每100公斤體重注射8毫升,每日1次,連用5天。
       ⑥中藥。對于單純性慢性型副傷寒,宜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為治則。可用黃連白頭翁散:黃連、黃柏、通草各10克,白頭翁、甘草各6克,車前子、滑石各15克,研成細末,分4次灌服。1日1劑,連續3-5天。
    【防治措施】  (1)措施:
       ①發現病豬,立即封鎖、隔離,防止疾病傳播以及防止疾病在群內反復發生。
       ②同時采用嚴格的豬舍衛生管理,盡量減少其它豬只接觸傳染性材料,清潔水槽,限制工作人員從污染區走向清潔區。
       ③加強飼養管理,消除誘發病因,增強仔豬抵抗力。經常洗刷用具和食槽,圈舍要清潔,保持干燥,勤換墊草,及時清除糞便。仔豬提前補料,防止亂吃臟物。斷乳仔豬根據體質強弱大小,分槽飼喂,喂給優質易消化的飼料,適當補充礦物質,防止突然更換飼料。
       (2)免疫:在本病常發地區,可對1月齡以上哺乳或斷奶仔豬用仔豬副傷寒凍干弱毒菌苗預防,用20%氫氧化鋁生理鹽水稀釋,肌肉注射1毫升,免疫期9個月。口服時按瓶簽說明,服前用冷開水稀釋成每頭份5-10毫升,摻入料中喂服,或將每1頭劑疫苗稀釋于1-10毫升冷開水中給豬灌服。人的沙門氏菌主要因食入被污染的食品(蛋、肉、魚、海產品、奶、奶制品等)、飲水經消化道感染。也可經動物源性藥品、昆蟲(蠅、蚤、蟑螂等)傳播,其臨床表現為突然發病,體溫升高,伴有頭痛、寒戰、惡心、嘔吐、腹痛和嚴重的腹瀉。為防止本病由豬傳染給人,病豬或帶菌豬應嚴格執行無害化處理。加強屠宰檢驗,特別是急宰病豬的檢驗和處理。肉類一定要煮熟,家庭和食堂保存的食物要注意防止鼠類竊食,以免被其排泄物污染。飼養員、獸醫、屠宰人員等應注意個人防護,加強衛生消毒工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20 11:49,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仪征市| 广河县| 沈丘县| 克什克腾旗| 诸暨市| 桂阳县| 鄂温| 乐昌市| 内黄县| 紫阳县| 澄城县| 姚安县| 会东县| 林口县| 定兴县| 钦州市| 大英县| 伊春市| 桃园市| 惠安县| 饶平县| 沽源县| 惠东县| 宁远县| 洮南市| 霍山县| 大悟县| 班戈县| 贵南县| 墨竹工卡县| 井陉县| 台湾省| 蒙自县| 新泰市| 云霄县| 益阳市| 博客| 扶余县| 岗巴县| 咸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