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黑龍江規模以上大豆壓榨企業現狀,黑龍江省大豆協會秘書長王小語的憂慮溢于言表。多年以來,大豆行業壓榨產能不斷擴張,實際利用率卻在不斷降低。 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由于產能擴張過快,全行業開工率逐年降低。2000年開工率超過90%,2007年降至44.2%。 到了2008年,行業人士判斷,全國8000萬噸的產能,實際利用率約在一半左右。而今年這種情況并無大的改觀。 9月5日,在天津舉行的2009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上,國家發改委產業協調司司長陳斌指出,除鋼鐵、水泥等行業產能在盲目擴張外,包括造船、電解鋁、大豆壓榨等行業產能過剩矛盾也十分突出,一些地區和企業還在規劃上新項目,一些地區違法違規審批、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的現象有所抬頭。 陳斌指出,下一步將加快落實振興規劃提出的各項措施,加快推動結構調整,堅決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新興行業有序發展,推動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當前我國經濟基礎還不夠穩固,對部分產能建設如不進行調控,會影響來之不易的向好形勢,而且將錯失推動結構調整的歷史機遇。”他說。 大豆壓榨開工率下降 根據據國家發改委去年9月3日發布的關于《促進大豆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到2010年,大豆油脂加工能力控制在7500萬噸/年;到2012年,控制在6500萬噸/年。 不過,實際的產能擴張步伐比規劃要快得多。2007年,發改委測算,全國的大豆油脂加工企業產能為7699萬噸。按此判斷,目前的實際產能遠超8000萬噸的水平。而產能擴張導致結果是,中小企業開工率低,而中資企業停產比例較大。 2007年,7699萬噸的大豆壓榨產能,實際利用率只有44.2%,其中2000噸/日以上加工能力企業開工率僅為52%左右,1000噸/日以下加工能力的小型加工廠半數以上處于倒閉、停產或半停產狀態。 目前的情況是,連大型壓榨企業開工率也不高。陽霖集團油脂二廠廠長王慶太告訴記者,該廠主要是加工大豆蛋白,單純加工豆油的目前關門歇業的比較多,主要原因是大家不看好市場前景,國家儲備大豆拍賣的價格較高,近期流拍比較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