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抗生素時代,自歐盟2006年全面禁用抗生素開始,已不僅僅只是概念上的炒作了。全球其它地區,特別是中國,何時能進入這一時代,尚不可知,但是,從動物營養研究方向的變化也能體會到人們對抗生素的使用正在日益謹慎。通過最近一段時間的學習交流,以及自己的配方實踐,我認為有如下趨勢:
一.后抗生素時代的動物營養原則 可以用“精準”二字概括。“精”是指要滿足動物對各種養分的營養需要量,從傳統營養學的能量、粗蛋白質、脂肪、礦物質、微量元素到目前的各種精營養成分:限制性和非限制性氨基酸、亞油酸、淀粉、多糖、抗性淀粉、纖維質、鈣磷鈉鉀氯、銅鐵鋅錳碘硒鉻及維生素(脂溶性和水溶性)等;“準”是要顧及特定動物生理階段的營養需求,如乳豬階段和母豬妊娠、哺乳階段的精氨酸、蘇氨酸需求量,采食量變化與營養濃度之間的關系等等,做到有的放矢地供給。
二 .后抗生素時代帶來的動物營養觀念的轉變 動物營養學作為營養學的一個分支,十分依賴于相關行業的技術發展。現已經看到由于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關注,許多食品方面的法規已經更新改版或正在修訂,動物營養學說到底是為動物源性食品的生產提供支撐,所以必須盡快適應這一趨勢。從抗生素的作用特點來看,是從一個點解決動物飼養中出現的問題,這或許是其最致命的弱點。而今需要從系統學的觀點出發,達到解決飼養管理、疫病防治諸多問題的目的,需要更多實踐經驗的積累。但是觀念先行,此拋磚引玉,期望更多同仁關注。 |
1 “凈能”體系 凈能體系在產生過程中曾遇到許多阻力,并且現行的凈能體系有法系和荷系兩個系統。雖然營養學家對此還有諸多爭議,但是這一體系能解釋飼料中添加脂肪的真正價值所在,而能量仍是動物營養中最核心的內容。國內現有飼料配方軟件滿足不了這一需求——數據庫缺乏可信賴的凈能數據,所以需要營養師、配方師大量經驗上的積累,至于凈能預測公式,需要在一個凈能體系的框架內進行,兩套體系的數據沒有可比性。這需要營養師對原料質量的充分把握,關鍵指標——粗蛋白質、水分、粗纖維、粗灰分、粗脂肪都不能忽略。 |
2 理想蛋白質模式下的氨基酸營養 理想氨基酸模式,研究的論文可以說是汗牛充棟,但實際運用中,由于飼料原料即時的氨基酸不可得,所以還很有限。不過蔡輝益先生在他最近的一個報告中指出,家禽對人工合成氨基酸的利用是有限的,遞進式添加并不利于家禽健康。在母豬和仔豬營養方面,精氨酸營養和支鏈氨基酸營養一直是研究熱點,對氨基酸營養的理解越深入了,越發現抗生素的作用的局限性。比如,提高7-14日齡仔豬飼料中精氨酸水平時,仔豬體增重可增加43%以上(Kim et al,2004)。不過除了蛋氨酸和賴氨酸,其它人工合成氨基酸的應用還受到飼料成本的限制。不過一些原料,如血漿蛋白和血球蛋白,是很好的精氨酸來源。 |
歡迎登陸畜牧人論壇談論 http://www.www12347.com/thread-260110-1-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