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月22—26日),國內玉米市場繼續走低,主要受東北地區整體降價的影響,一周之內,吉林地區現貨貿易商將玉米價格每噸(下同)下調了將近100元。截止到周三,吉林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1320~1380元,較上周同期下降20-40元;山東地區玉米深加工企業收購價為1480~1580元,漲跌不一,波動幅度在10元左右;安徽地區大型深加工企業玉米收購價為1580元,沒有變化;大連港二等玉米平艙價為1520元,持平;蛇口港玉米成交價為1630’--1640元,上漲10元。
1月20日舉行的吉林老糧競價交易會,多數玉米以起拍價成交。由于多數參拍玉米質量較差,所以場上競價并不激烈,成交在此價位應該說比較理性。據了解,近30萬噸的玉米幾乎全部被出口商拍走,這樣也減少了現貨市場的供應壓力。拍賣會之后,出口商陸續退出收購市場,這使當地收購競爭明顯減少。另據中國玉米網跟蹤監測,目前東北地區深加工企業的備貨進度非常理想,其中長春大成的庫容已經快滿,大成公司已經停止收購,金成公司也將于近日停收,其全年用量缺口不是很大,春節之前將不會再有動作。所以,現在的收購主體已經逐漸開始由深加工企業和出口商向貿易商轉移,前期由于不具備價格優勢;貿易商一直沒有放量收購,而目前南北港口玉米價格倒掛,貿易商無利可圖,收購態度也比較謹慎。筆者從東北地區貿易商處了解到,目前收購進度僅達到去年的1/2左右,但由于銷區市場需求一般,已經轉為東北地區主要收購主體的現貨貿易商將收購價格不斷下調,導致現貨跳水局面出現。 本周華北黃淮地區玉米價格略有波動,部分加工企業上調收購價格,主要是考慮春節備貨,現在黃淮地區玉米上市量比、較穩定,加工企業意欲增加庫存,所以提價收購,但已備貨完畢的企業價格穩定,并看弱后市。 自上周開始,禽流感疫情有蔓延之勢,東南亞地區禽流感疫情不斷,香港地區頻頻出現死鳥,日本、泰國、越南均有疫情:出現,同時,印尼和泰國人感染禽流感疫情數量迅速增加,引起”人們恐慌。由于疫情發生國家與我國距離較近,后期我國的疫情防范措施成為關鍵,2005年受疫情影響,國內飼料需求大幅減少,直接抑制了玉米需求,對玉米價格形成壓制。當前頻發的:疫情使華北黃淮及銷區的養殖戶補欄態度趨于謹慎。由于預期:今年玉米飼料需求好于去年,各分析預測機構分別將年度飼料需求上調500萬~1000萬噸,如果后期大范圍爆發疫情,那么國內玉米供需情況可能完全改變,將由當前的緊平衡轉為供應略大于需求,這將成為后期市場的重要變數之一。 綜上所述,國際市場玉米的利好支撐已經十分微弱,本周國內玉米期貨、現貨市場均已開始走弱,主產區市場供應量還會繼續增加,而南方銷區飼料需求在3月份之前仍處于淡季,疫情的出現使后期飼料需求也不如預期樂觀,出口商又將退出·收購市場,東北深加工企業備貨也即將結束,市場收購主體日益減少,南北倒掛局面將會延續,市場可能會進入一個成交相對淡靜的階段,現貨價格預計將進一步回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