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仔豬由于采食量少,故對養分尤其是能量的攝取量不足,從而影響了仔豬的健康生長為了提高仔豬的生產性能,可采用在飼料中添加脂肪以提高飼料能量濃度的方法。然而,由于哺乳期仔豬尚不能釋放消化利用脂肪的乳化劑,故限制了脂肪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為此,美國的畜牧專家研究了化學乳化劑在仔豬飼料中的應用。 試驗選用17—21日齡的斷奶仔豬,其飼料由玉米、豆餅、乳清粉、脫脂奶粉、抗生素、脂肪和其它營養素組成。選用大豆油、椰子油、牛油和豬油作為4種脂肪源分別以1O% 添加在斷奶仔豬日糧中,乳化劑為卵磷脂和腦磷脂,其添加量為脂肪添加量的1O%或3O% 。 試驗結果表明:添加大豆油和椰油組飼料的干物質、總能和脂肪的消化率均高于牛油和豬油組。這主要是各種脂肪碳鏈的長度和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不同所致,而作為氮源的增長量各種脂肪含量相差不大.當在含牛油日糧中添加卵磷酯和腦磷酯(掭加量為牛油量的10%)時,日糧中脂肪的消化率由8O.9%分別提高到88.4%和83.9% 。而在含豬油的日糧中添加乳化劑反而使脂肪的消化率下降。在35 d的哺乳期內,添加大豆油和牛油組都設有使仔豬增重提高,但其飼料利用率則明顯高于未加脂肪的對照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