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總理奧爾默特于昨日早上抵達北京,在下榻的凱賓斯基飯店稍事休息之后,便驅車20多公里來到位于通州區永樂鎮的中以示范奶牛場參觀,還親手為兩頭奶牛擠奶。 合作后奶牛年單產11000公斤 在中以示范奶牛場,奧爾默特和其他人一樣,穿上白大褂,戴上鞋套,在以色列駐華大使海逸達和中國駐以色列大使陳永龍等人的陪同下,走進園區,并不時地四下觀看,表示對農場很感興趣。 該農場是以色列的“馬沙夫”(以色列外交部的一個部門,即國際合作中心)與北京三元集團合作建立的,以方出技術、出專家、出設備。“這個奶牛場是2001年成立的,以前奶牛年單產約8000公斤,合作之后2006年接近11000公斤。”該奶牛場一名叫張九迎的員工對記者介紹。她還說:“我們每天喝的新鮮的三元牛奶,有一部分就出自這里。” 奧爾默特親自嘗試給奶牛擠奶 據奶牛場的工作人員表示,奧爾默特總理在技術車間查看了一個以方提供的自動化管理軟件,對上面顯示的數字非常吃驚。他問:“這里顯示的數據是真的嗎?一頭牛一天能產50公斤鮮奶嗎?”工作人員說,以前一頭牛一般一天產奶30多公斤,與以方加強合作后,在技術、飼料等方面做了改進,電腦顯示的數字就是現在的產量,提高了近一倍。 奧爾默特非常滿意。他饒有興致地親自操作以方提供的擠奶設備為兩頭奶牛擠奶,還品嘗了工作人員為他準備的酸奶,說:“非常不錯。” 奧爾默特還為設在該奶牛場的“中以現代奶業技術合作中心”進行了揭幕。 奧爾默特對示范奶牛場的周衛東總經理和陪同的三元集團總裁張平先生表示,他對于與中國加強農業方面的合作非常有信心,“這次參觀非常愉快,我們愿意與中國做生意。我希望中國的每個奶牛場每頭牛的年產奶量都能達到12000公斤。”據以色列駐華使館新聞處提供的信息顯示,中以雙方自1992年1月24日建交以來,兩國關系在各個領域發展迅速,雙邊貿易2005年達26億多美元,2006年超過30億美元。而2007年正值中以建交15周年,奧爾默特成為9年來第一位訪華的以色列總理。同時他也成為2007年第一位訪華的外國領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