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飼料 飼料配制 動物營養 查看內容

    吳德:提高動物抗病力的營養新技術

    2198 原作者: 吳德 來自: 改變飼界
    簡介
    營養內涵不僅僅是營養素和營養水平問題,而是包括營養素、營養源、促營養素在內的具有多級層次的復雜的互作關系。
    提高動物抗病力的營養新技術

    1.webp.jpg

      吳德,四川農業大學副校長,動物營養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教育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學部委員,四川省、農業部動物抗病營養重點實驗室主任,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負責人,國家生豬產業體系四川省生豬創新團隊飼料營養崗位專家。1991年畢業于我校畜牧專業,20余年來,一直從事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教學科研工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四川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2項,廣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四川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大北農科技成果獎1項

      一、抗病營養的概念及意義

      營養——增強動物對疾病的抵抗力——減少或消除疾病

      抗病力:一是特異抗病力:受一個特定主基因微店或單基因控制

      二是一般抗病力:受多基因及環境的綜合影響

      二、動物抗病營養基本原理

      營養決定健康:80%的疾病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

      營養影響免疫系統發育和功能

      合理營養可以緩解免疫應激的危害

      動物健康機制——免疫反應

      二種不良結果:免疫激活過度(免疫應激)、免疫抑制

      免疫應激對營養代謝的影響:免疫原——免疫系統活化——細胞因子釋放——代謝變化

      總趨勢:采食下降、生長與骨骼肌沉積降低、疾病抵抗力降低

      三、提高動物抗病力的營養技術

      影響免疫反應的因素:

    2.webp.jpg

      抗病營養的主要途徑:免疫機能、腸道健康、抗病基因、應激、抗營養因子、特異疾病

      1、營養與免疫:21種營養素+18種添加劑

      評價指標:免疫器官指數、免疫細胞增殖與轉化、細胞因子及基因表達、抗體水平及其效價

      營養與特異性抗病力的關系:

    3.webp.jpg

      2、營養與腸道健康:

    4.webp.jpg

      3、營養與抗病基因

      4、營養與氧化應激

      影響飼料氧化的因素:添加脂肪、高Fe、高銅、重金屬、農藥、霉菌毒素、貯藏條件和時間

      霉菌毒素的危害:采食下降或拒食,生產性能降低、免疫抑制、飼料毒素殘留、內臟器官損傷、死亡

      緩解霉菌毒素危害的營養技術:

    5.webp.jpg

      總結:提高動物抗病力多的關鍵營養技術

      1、科學設計飼料配方:建立抗病營養需求參數、優化營養源與營養水平、設計全價飼料與全局飼料

      2、科學利用抗病飼料添加劑:

      營養性添加劑:有機鹽、維生素、氨基酸、多肽

      微生態添加劑:活菌制劑、低聚糖、有機酸、酶制劑

      生物添加劑:免疫調節劑、抗菌肽、活性多肽、植物提取物

      抗病營養需要量:能蛋平衡:低能下,高蛋白效果不佳

      營養源比水平更重要

      吳德:營養來源比水平更重要

      傳統營養學是營配平科學,在實際生產中以此理論配制的營養素種類和水平及其平衡度完全相同的不同配方飼料,其飼喂效果卻大相徑庭,表明營養問題不僅僅是營養素及其水平的問題,營養素平衡不能代表營養內涵的全部。

      營養源對動物的影響

      這么多年以來,動物營養學一直是圍繞解決動物吃什么、吃多少和怎么吃的問題。以傳統飼養標準指導的飼料工業,其核心技術和檢驗指標就是配合飼糧的營養素及其含量和平衡程度。但是我們知道相同營養素和營養水平的不同配方,其飼用效果差異很大,這里的核心問題就是營養源的差異。因此,動物營養的內涵不僅僅是營養素和營養水平,更包括營養源及營養源組合。

      脂肪分為植物源和動物源;
      礦物質分為有機源和無機源等等;
      蛋白質可來源于植物性飼料和動物性飼料;
      能量可以通過碳水化合物、脂肪或蛋白質提供;
      碳水化合物可以是淀粉,也可是非淀粉多糖類;
      氨基酸可以來源于天然蛋白質或者是人工合成的氨基酸單體或氨基酸鹽。

      蛋白源的比較效應

    6.webp.jpg

      不同蛋白質水平會影響仔豬的生產性能,相同蛋白質水平的不同蛋白源也會影響仔豬的生產性能。分別以大豆分離蛋白、玉米醇溶蛋白、酪蛋白以及復合蛋白(3種蛋白質比例為65:25:10)作為唯一蛋白源的半純合飼糧,并以營養水平相同的玉米一豆粕型實用飼糧作為對照飼喂仔豬時發現,飼喂半純合飼糧的仔豬生產性能顯著低于實用飼糧;蛋白源間的比較發現,酪蛋白組的日增重和飼料利用率顯著高于大豆分離蛋白組和玉米醇溶蛋白組,玉米醇溶蛋白組生產性能最低;酪蛋白組和實用飼糧組的粗蛋白質及氨基酸消化率最高,復合蛋白組和大豆分離蛋白組其次,玉米醇溶蛋白組最低。

      添加氨基酸可以縮小各蛋白源在生產性能和養分消化率上的差異,但不能完全消除差異。

      淀粉源的比較效應

    7.webp.jpg

      淀粉來源不同影響動物的生產性能,不同來源的淀粉的消化利用率不同。用木薯、玉米、小麥、豌豆4種不同來源的淀粉飼喂仔豬會表現出前腸和后腸的消化率的明顯差異。如果比較以玉米、早秈稻糙米、糯米和抗性淀粉作為淀粉來源時對斷奶仔豬飼糧養分消化率的影響會發現糯米飼糧的能量和干物質消化率最高,抗性淀粉顯著降低飼糧干物質、能量和粗蛋白質表觀消化率。飼糧淀粉來源不同,其在小腸不同部位的消化率和體外降解程度就不同。糯米淀粉的消化率和體外降解率均顯著或極顯著高于其他淀粉,其中空腸前段和回腸末端消化率分別為81.90%和99.81%,分別比糙米、玉米和抗性淀粉高68.35%和3.82%、73.63%和7.03%、139.89%和21.31%。

      脂肪源的比較效應

    8.webp.jpg

      脂肪來源不同也影響仔豬的生產性能,如果在基礎飼糧中分別添加4.0%豆油、4.0%豬油、4.5%磷脂后,仔豬生產性能會表現更優于基礎飼糧組,其中豆油組和磷脂組全期飼料利用率及豆油組和豬油組能量、蛋白質、脂肪和有機物消化率都會高于基礎飼糧組。

      蛋白源的微生態效應

      飼喂酪蛋白飼糧可顯著增加仔豬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提高盲腸乙酸、丙酸、丁酸和結腸乙酸、丙酸含量;大豆分離蛋白組盲腸和結腸的丙酸含量顯著高于玉米醇溶蛋白組。酪蛋白對增加仔豬后腸(盲腸和結腸)食糜的總細菌和乳酸桿菌的數量也有明顯的好處。優質的蛋白源可通過降低腸道pH、維持腸道組織結構、增加有益菌的數量和比例而有利于腸道健康,劣質蛋白源則相反。

      淀粉源的微生態效應

      不同來源淀粉因在腸道的消化部位和消化率不同也會影響小腸 的發育以及腸道微生物的生長繁殖。豌豆淀粉影響仔豬后腸段(盲腸和結腸)食糜的總細菌數量,增加腸道雙歧桿菌、乳酸桿菌、芽孢桿菌的數量及其占總細菌數量的比值,降低食糜大腸桿菌的數量;木薯淀粉的作用則與豌豆淀粉相反,玉米淀粉和小麥淀粉對仔豬腸道微生物數量的影響較小。

    9.gif

      淀粉源對微生物的影響取決于淀粉所含的直鏈淀粉與支鏈淀粉的數量及其消化部位不同,豌豆淀粉中直鏈淀粉與支鏈淀粉比例最高,前腸消化率低,木薯淀粉中直鏈淀粉與支鏈淀粉比例最低,前腸消化率高;而玉米淀粉和小麥淀粉的直鏈淀粉數量和直鏈淀粉與支鏈淀粉比例居中。

      脂肪的微生態效應

      很多人認為脂肪與腸道微生物之間沒有太大的關系,但實際情況是飼喂椰子油時,盲腸內容物大腸桿菌數量最低,而乳酸桿菌數量最高,而牛油的作用與此相反,棕桐油和玉米油居中。這其中的機理目前還不是太清楚,但很多研究結果都表現為不同來源的脂肪能夠調控腸道微生態環境,進而影響到了動物腸道健康。

      以四川農大陳代文教授為主的動物營養學家提出的營養的三級結構將是未來指導飼料配方設計的主流趨勢。在營養三級結構模式中將更多的注重營養素的效應問題:

      以脂肪作為能源時,微量元素有機源比無機源可能更好,但以碳水化合物為能源時,有機源和無機源的差異可能更小;
      以完整蛋白作為氨基酸來源時,飼料的總蛋白質水平就比以合成氨基酸作為來源時高;
      把作為能量源的小麥與酶制劑同時添加,小麥的有效能值就可提高等等。

      新的飼糧配制原則和步驟

      新的飼糧配制思路將要求按照系統科學的思維和方法進行,統籌考慮各級結構的作用和影響,逐級優化,以實現飼料營養價值或功效的最大化:

      首先,要明確目的要求,弄清飼料的使用對象和功效定位,后者如促生長、保健抗病、品質改良等;
      其次,要選擇營養來源,確定每種營養素的來源,每種營養素通常應考慮2~3種來源;
      第三,遴選添加劑,選用與飼料使用對象和功效定位相適應、與營養源的有正向互作效應的非營養性飼料添加劑;
      第四,優化營養結構,包括營養素及其營養源組合比例、飼料添加劑組合比例、各種營養素的適宜水平;
      第五,計算和優化配方。

      營養內涵不僅僅是營養素和營養水平問題,而是包括營養素、營養源、促營養素在內的具有多級層次的復雜的互作關系。在未來的的一段時間飼料設計的重點將從營養素轉向營養源。只有深入了解營養的本質和營養需要的含義,才能更好地優化營養結構,提高飼料利用效率,促進動物遺傳潛力的:充分發揮。

      來源:改變飼界 吳德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2

    超贊

    剛表態過的朋友 (2 人)

    最新評論

    精彩專題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
    IHU正德培訓,畜牧人, 畜牧人論壇,論壇熱點,三個標準...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江蘇萬瑞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業慶典...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專題
    青貯飼料是反芻動物重要的飼料來源。本主題主要介紹青貯飼料的基本知識、制作技術、質量評定方法與飼喂注意...
    水產養殖之水質調控
    水產養殖之水質調控
    水質控制和水質管理是水產養殖過程中極重要的環節,水質的季節管理,水質調節方法等。...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與防治措施
    仔豬腹瀉(下痢)是消化道功能紊亂的一個綜合癥狀,往往不是指一種獨立存在的疾病,它既可能是由單獨一種疾病...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7 21:28,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富宁县| 青川县| 松滋市| 时尚| 石台县| 历史| 大港区| 拜泉县| 三河市| 武夷山市| 广河县| 兰溪市| 黄浦区| 同心县| 广河县| 余江县| 三门县| 民县| 新密市| 工布江达县| 潍坊市| 郑州市| 道真| 新和县| 湟中县| 和田县| 观塘区| 通榆县| 酒泉市| 岑溪市| 石楼县| 台南市| 栾川县| 西安市| 漳平市| 汉源县| 彰化县| 太仓市| 洮南市| 安图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