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13日于宜昌舉辦的第五屆動物早期營養與健康應用技術研討會上,印遇龍院士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系統全面的講解了母仔豬一體化的抗氧化應激問題。 仔豬階段死亡率占豬養殖全程死亡率的50-70%,其與母仔豬的氧化應激密切相關。而氧化應激的現象發生,主要是由于動物機體氧化還原電位的不平衡。仔豬的出生過程、斷奶應激,飼料的霉變,機體的病毒細菌、炎癥反應以及規模養殖的飼養密度都會一定程度引起動物機體應激,產生大量的自由基,具體包括氧自由基、氮自由基等,其通過引起生物膜系統損傷及細胞內氧化磷酸化障礙,導致氧化應激反應發生,影響母仔豬的免疫及生長性能。 母仔豬的系統研究發現,妊娠前期35d以內母豬幾乎未發生氧化應激,60d后開始有較大的氧化應激,大約在妊娠110d達到峰值。妊娠后期和哺乳期DNA氧化損傷增加,腸道損傷現象明顯,母豬的氧化應激將會導致仔豬增重降低。氧化應激是腸道損傷發生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因而,抗氧化的最佳方式是消除自由基、調節氧化還原電位的平衡穩定。 母豬抗氧化應激的常用方法是營養干預,通過調整飼料的營養方案、加工方式以及營養方案加工方式優化組合,抗氧化劑陽性對照等研究干預的方法及機制。常見的營養干預方法包括: 1、補充α酮戊二酸; 2、促進抗氧化系統SOD-GSH激活; 3、額外添加色氨酸、芳香族氨基酸(TPT)、含硫氨基酸,彌補NRC標準中劑量的不足: ①色氨酸提高血清抗氧化水; ②TPT(Phe、Tyr)提高生長性能、通過鈣離子通道緩解仔豬腸道炎癥、降低料比; ③含硫氨基酸(Cys、Met)通路激活抗氧化系統,提升母豬抗氧化功能(NRC推薦0.3%Cys,增加0.1%至0.4%;NRC推薦0.36%Met,增加0.12%至0.48%); 4、酵母核苷酸的使用; 5、殼寡糖的添加。 來源:FUBON福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