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imseu"></button>
  • <rt id="imseu"></rt>
    <li id="imseu"><source id="imseu"></source></li>
  • <button id="imseu"><input id="imseu"></input></button>
    <table id="imseu"></table>
  • <strike id="imseu"></strike>
    畜牧人 首頁 養豬 豬病防治 豬病預防 查看內容

    春秋季節必須警惕的豬病元兇—乙腦

    1328 來自: pig333世界豬業之窗
    簡介
    日本乙型腦炎(JE)又稱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一種動物和人共患的蚊媒病毒性疾病。大多數家畜家禽均易感,豬被認為是JE病毒最重要的自然增殖動物。
    1491530129440884.jpg

      日本乙型腦炎(JE)又稱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是一種動物和人共患的蚊媒病毒性疾病。大多數家畜家禽均易感,豬被認為是JE病毒最重要的自然增殖動物。


      本病是豬離要繁殖障礙性疾病之一,導致懷孕母豬死胎和其他繁殖障礙,公豬感染后發生急性睪丸炎。本病最早發現于日本,主要分布于東南亞一帶。


    一、豬乙腦病原


      乙型腦炎病毒屬于披膜病毒科,黃病毒屬。病毒呈球形,直徑約40納米,有囊膜,是具有20面體核衣殼的單股RNA病毒。病毒有血凝活性,能凝集雞、鴿、鴨及綿羊紅細胞。乙型腦炎病毒抗原性比較穩定。


      乙腦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熱30分鐘或100℃2分鐘均可使其滅活。


      其存活時間與稀釋劑的種類和稀釋程度有很大關系,如以脫脂乳、10滅活兔血清和0.5乳白蛋白水解物有較好的保護作用。病毒的稀釋度越高,病毒死亡越快。常用消毒藥如碘酊、來蘇水、甲醛等都有迅速滅活作用。病毒對酸和胰酶敏感。


    二、豬乙腦流行病學


      乙型腦炎流行環節和傳播途徑有其特征性,除人、馬和豬外,多數感染動物無臨床癥狀。本病流行的季節與蚊蟲的繁殖和活動有很大的關系,蚊蟲是本病的重要傳播媒介。


      在我國,約有90的病例發生在7、8、9三個月內,而在12月至次年4月幾乎無病例發生。


      華中地區流行高峰期在7~8月。乙腦發病形式具有高度散發的特點,但局部地區的大流行也時有發生。


    三、豬乙腦臨床癥狀


      病豬體溫突然升高達40~41℃,呈稽留熱,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結膜潮紅,糞便干燥,如球狀,附有粘液,尿深黃色,有的病例后肢呈輕度麻痹,關節腫大,視力減弱,亂沖亂撞,最后后肢倒地而死。


      母豬、妊娠新母豬感染乙腦病毒后無明顯臨床癥狀,只有母豬流產或分娩時才發現產生死胎、畸形胎或木乃伊胎等癥狀。同一胎的仔豬,在大小及病變上都有很大差別,胎兒呈各種木乃伊的過程,有的胎兒正常發育和產出弱仔,產后不久即死亡。


      此外,分娩時間多數超過預產期數日,也有按期分娩的。公豬常發生睪丸炎,多為單側性,少為雙側性的。初期睪丸腫脹,觸診有熱痛感,數日后炎癥消退,睪丸逐漸萎縮變硬,性欲減退,并通過精液排出病毒,精液品質下降,失去配種能力而被淘汰。


    四、豬乙腦病理變化


      早產仔豬多為死胎,死胎大小不一,黑褐色,小的干縮而硬固,中等大的茶褐色、暗褐色。死胎和弱仔的主要病變是腦水腫、皮下水腫、胸腔積液、腹水、漿膜有出血點、淋巴結充血、肝和脾有壞死灶、腦膜和脊髓膜充血。


      出生后存活的仔豬,高度衰弱,并有震顫、抽搐、癲癇等神經癥狀,剖檢多見有腦內水腫,顱腔和腦室內腦脊液增量,大腦皮層受壓變薄,皮下水腫,體腔積液,肝臟、脾臟、腎臟等器官可見有多發性壞死灶。


    五、豬乙腦診斷


      根據本病發生有明顯的季節性及母豬發生流產、死胎、木乃伊,公豬睪丸一側性腫大等特征,可做出初步診斷。確診必須進行實驗室診斷。


      其主要的方法有病毒分離、熒光抗體試驗、補體結合試驗、中和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等。


      鑒別診斷應包括布魯氏桿菌病、豬繁殖呼吸綜合征、偽狂犬病、細小病毒病和弓形體病等。


    六、豬乙腦防制


      按本病流行病學的特點,消滅蚊蟲是消滅乙型腦炎的根本辦法。由于滅蚊技術措施尚不完善,控制豬乙型腦炎主要采用疫苗接種。


      豬用乙腦弱毒疫苗免疫后,夏秋分娩的新母豬,產活仔率提高到90以上,公豬睪丸炎基本上得到控制。


      注射劑量為1毫升。接種疫苗必須在乙腦流行季節前使用才有效,一般要求3-4月份進行乙腦疫苗接種,最遲不宜超過5月中旬。臨床上主要接種頭胎新母豬。


    七、推薦免疫程序為


      后備母豬/后備公豬:配種前180-210日齡期間免疫2次,每次1頭份。


      經產母豬:產前30天跟胎免疫或者每年3月份、8月份蚊蟲出現前各免疫1次,每次1頭份。


      種公豬:每年3月份、8月份蚊蟲出現前各免疫1次,每次1頭份。


    來源:pig333世界豬業之窗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互聯網,僅供畜牧人網友學習,文章及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權利,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010-82893169-805)。

    頭暈

    傷心

    搞笑

    抗議

    路過

    已閱

    支持

    超贊

    最新評論

    最新文章

    精彩專題

    論壇推薦

    發布主題 聯系我們

    關于社區|廣告合作|聯系我們|幫助中心|小黑屋|手機版|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5824號

    北京宏牧偉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京ICP備11016518號-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9-19 11:55, 技術支持:溫州諸葛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黄骅市| 罗山县| 苏尼特右旗| 高平市| 稷山县| 和龙市| 绥德县| 祁连县| 定州市| 青冈县| 惠来县| 吴忠市| 京山县| 石台县| 南郑县| 大余县| 永登县| 彭水| 京山县| 栾城县| 巢湖市| 富蕴县| 本溪| 长白| 郁南县| 昌乐县| 鄯善县| 永平县| 龙岩市| 许昌市| 望奎县| 阳原县| 马鞍山市| 海淀区| 阜平县| 梁山县| 景洪市| 西平县| 沙洋县| 越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