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滲出性皮炎在很多豬場都會發生,大多數豬場既無有效防又無合理治療方法,特別是仔豬1-5周齡高發,且會給豬場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傷口是引起豬只感染滲出性皮炎的主要原因,針對病菌弱點的治療藥物方案是治療關鍵。因此防治滲出性皮炎應當從病菌特性和造成傷口原因來入手找出最佳的防治方法。 一、引起豬滲出性皮炎病菌特性 豬滲出性皮炎是由豬葡萄球菌引起。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條件致病菌。葡萄球菌對消毒劑的抵抗力不強,一般的消毒劑均可殺滅。豬葡萄球菌的發生和流行無明顯的季節性。 該病原菌的傳播可能是通過直接皮膚接觸,間接接觸污染的墻壁和用具,該菌在感染豬舍空氣中濃度可達2.5×104/m3,表明該菌可以通過空氣傳播。 二、造成傷口原因 1、母豬上產床前沒有做好體表驅蟲的工作,螨蟲傳染給了仔豬。仔豬毛少皮薄,劇癢后仔豬在欄舍上擦傷皮膚。 2、仔豬剪牙不徹底,不平整,仔豬互相打架就會開成傷口。 3、母豬奶水不足,引起仔豬爭搶乳頭、腳在欄舍上摩擦形成傷口。 4、欄舍粗糙不平而引起仔豬的創傷。 5、斷奶、密度過高、氨氣過濃等環境因素的應激引起豬群煩燥不安而打架。 6、斷尾、打耳號、閹割等生產過程中操作引起創傷消毒不徹底。 特別是在低溫潮濕的環境下豬只身體有創傷特別容易感染豬葡萄球菌,因此在冬季特別要加強引起仔豬傷口管理。 三、預防措施 1、加強豬舍的環境衛生的管理,加強豬消毒工作,減少病菌。 2、對母豬群進行有計劃的驅蟲,且母豬上產床前加強體表驅蟲。 3、產房仔豬剪牙、斷尾、打耳號、閹割、斷臍等必然傷口的規范操作。 4、減少仔豬打架。如奶水不足,密度過高,氨氣濃率過高等等。 5、保證豬舍內的干燥和溫度合適。 四、治療方案思路 因滲出性皮炎可通過接觸感染和空氣感染,因此一發現新發的滲出性皮炎需及時隔離以防感染別的豬只;因豬葡萄球菌為革蘭氏陽性菌,太多數革蘭氏陽性每感藥物是青霉素類,因此青霉素、阿莫西林是首選藥物;因為滲出性皮炎的病灶在體表皮膚上,因此藥物涂抹皮膚表面比肌注和靜注等更有效;因引起滲出性皮炎在潮濕環境更易發生和更難治療,因此用凡士林涂抹體表最佳,因涂抹凡士林后能起到保濕、防水、修復皮膚、防止空氣中細菌重復感染。 五、治療方案 1、1-5周仔豬160-320單位青霉素與凡士林混合拌勻,攪擾到凡士林呈均勻的乳白色為止; 2、用手盡量去掉體表吸附臟物,充分暴露沒有結痂,不要用水去清洗,保證豬只體表干燥; 3、用調配好藥物均勻涂抹豬只體表,保證體表無死角涂抹到位,隔1-2在涂抹一次,大多數豬只涂抹二次就會治愈。 來源: PSY應用研究院 |